老子十七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_道家_【文学360】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老子另起炉灶,又提出一个名称叫做“太上”。“太上”等于易经·系传上的“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老子·德经·五十八评析

...会转化为福。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这样的‘其无正’的思想,就对相对主义开了一个大门。后来庄子即由此落入相对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272页)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的批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白衣山人——李泌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白衣山人——李泌 到了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仓皇出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到处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灵武。肃宗立刻和商讨当前的局面,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要帮忙,封做官,恳辞不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5.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十六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的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的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的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的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五千文过关-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的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的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0.html

老子第二十一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很严重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吗?比如,庄子的话,十之八九为“寓言”,“寓言”一词最先出自庄子。近代日本翻译西方文化,将那些幻想假托的故事,便借用“寓言”一词做代表。结果现在年轻人不懂,以为寓言就是文学家凭空幻想、所创作出来的东西,如伊索寓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老子第二十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_道家_【文学360】

...十们,介于出世入世之间的,却可在高士传里找出典型。 现在我们只就一般所熟悉的,由乱离时期到治平时代的两位中间人物,作为近似老子所说的修道者的风格。在西汉与东汉转型期中,便有严光。在唐末五代末期到赵宋建国之间,便有陈抟。 严光,字子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老子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道家与法家的辨贤_道家_【文学360】

...帝王。如果人主不“尚贤”,韩非又向哪里去卖弄自己的贤能呢? 且让我们再来看看前汉时代,崇拜道家学术的淮南子,提出了与法家主张相反的意见,如“乌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 淮南子这里所提出的相反道理,正如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9.html

老子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开建清朝统一的局面。以十多岁的少年,处在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而能除鳌拜,平三藩,内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前明遗老,外略蒙藏而开拓疆土,都自然而然地合于老子的“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的法则,深得老子的妙用。因此,特地颁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共找到722,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