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闲原文_墨家_【文学360】

...墨子闲内容简介 一:墨子闲卷一 1、三辩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一 2、辞过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一 3、七患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一 4、法仪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一 5、所染原文-出自墨子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67.html

对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研究_【中医宝典】

...关键词:胡澍 素问 校勘 胡澍,字荄甫,一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终年48岁。曾从师学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顾炎武音学五书、江永四书切韵表诸书,通声音训诂之学。后见高邮王念孙、王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11.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从言,从古,古亦声。本义: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同本义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训故言也。——说文 后汉桓谭传郑兴...

http://hanwen360.com/x/8BC2.html

伤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流派。自从东汉张仲景着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对外感热病尊张仲景伤寒学说的自成一派,后世称之为伤寒。与明清以来形成之温病学派开展争鸣,推动学术发展。...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4.htm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书,始由李柱国等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墨子闲内容简介_墨家_【文学360】

...墨子闲,凡十四卷,孙诒让(1848年—1908年)著,乃集清代墨子校勘大成之作。 墨子一书在中国长期备受冷落,但书中保留有大量科学知识,如:力学、几何、光学,到了清朝中叶才开始有大量的学者考据。 孙诒让写墨子闲墨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87.html

渊源的解释_渊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源流,本原 source;origin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国语辞典 水的源頭。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管寧傳:「測其淵源,覽其清濁。」 事物的本原、師承。 抱朴子.內篇.微旨:「夫...

http://hanwen360.com/c/276415.html

素问词义举疑_【中医宝典】

...关键词:素问 渴 跃 竭 词义注释 训诂 渴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句中“肠中痛”的“痛”为衍文,当删。太素·邪客无此“痛”字。然其“瘅热焦渴”之义,大多释为“舌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4.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_【中医宝典】

...突破。除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以历代人物为纲,来著录图书,颇见新意之外,明清时期医学书目再没有科学的创新和实质性的突破,整体学术水平并没有提高。 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 1.尊经崇古 书目的发展是受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0.html

共找到470,7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