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扬避世隐逸、狂狷放达的道家玄学思想,还有对佛教思想的批判等。宣扬儒家正统思想亦应为《后汉书》的基本内容。《后汉书》中对大部分人物的褒与贬,有一个正统儒家思想的标准:有利于社稷安定、国计民生的忠贞之士,即受褒美;反之,即受贬责。 《后汉书》...
...[附]关于汪辑本《谢承后汉书》〔1〕 谢承《后汉书》八卷,谢沈《后汉书》一卷,黟人汪文台南士辑,并在《七家〈后汉书〉》中,有太平崔国榜〔2〕序,其略云:“康熙中,钱唐姚鲁斯辑《东观汉记》以下诸家书为补逸,颇沿明儒陋习,不详所自,遗陋滋多。...
...过也。今遗太中大夫赍医药、殡殓之具以赐吏士。其死伤者,大司马已下亲吊问之,以崇谦让。(袁宏《后汉纪》六。案:此校本传多出「诸将狐疑」已下四语。) ◇ 玺书赐陈俊(八年) 将军元勋大著,威震青、徐,两州有警,得专征之。(《后汉·陈俊传》注引《...
...,遂摘取其论赞,别为一书欤!” 清李慈铭评价范晔《后汉书》的成就说:“自汉以后,蔚宗最为良史,删繁举要,多得其宜。其论赞剖别贤否,指陈得失,皆有特见,远过马、班、陈寿,余不足论矣。” 章太炎认为,“史、汉之后,首推后汉书”。陈寅恪曾说:“...
...史书中开创了为妇女立传的先例。著名的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就收在这个传中。 《后汉书》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着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
...《后汉书》的作者 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他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元嘉...
...最早有刘昭注范晔《后汉书》一百二十五卷[5],后有唐章怀太子李贤注[6]。李贤所注代表了清代以前对《后汉书》评注的最高成就。清代有惠栋作《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继惠栋后又撰《后汉书集解》一百二十卷,对历代注释《后汉书》的成就作了一次全面性的...
...》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后汉书》的版本流传,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唐代,刘昭所注《后汉志》三十卷与李贤所注《范书》是单独别行的,直到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后汉书》初刻本及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的校定本,都还没有收入...
...等三个方面上。 正如《史记》可作传记文学来读一样,《后汉书》所传记的人物大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有一定的典型性。如:舍生取义的李膺、范滂,隐逸放达的严光、梁鸿,倜傥不羁的王符、仲长统,还有作威作福的外戚窦宪、梁翼,祸国殃民的宦官单超、张让,...
...萧何举韩信,设坛而拜,不复考试。今以良为议郎。(《后汉·吴良传》「东平王苍上疏荐良,显宗以示公卿」云云。又见《北堂书钞》五十六引《东观汉记》有「萧何」已下四句。) ◇ 封阳兴子弟诏(永平元年) 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