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名虎掌苦辛温,有毒,治风痰生用,须以矾汤浸。若熟用以湿纸包,于 火中炮制。用造胆星法,以南星磨末,筛去皮,腊月入黄牛胆中,悬当风处干之,年久多拌者良。或兼蜂蜜以润其燥,但色易黑,不能久藏。《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筋痿拘...
...《本经》名漆茎苦寒,小毒。《别录》、《日华》、陶氏皆言是大戟苗,《纲目》名猫儿眼睛草。时珍云∶江湖源泽多有之,掐茎有白汁黏人故名。《本经》主皮肤大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发明 泽漆利水功类大戟,遂误以为大戟苗。《本经》...
...伤寒著作。①《中医临床参考图书》之一。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论述简明,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炼。卷首概论部分能融汇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二版教材,...
...伤寒著作。①《中医临床参考图书》之一。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论述简明,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炼。卷首概论部分能融汇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二版教材,...
...苦甘微温,无毒。取叶,酒洗之。《本经》主金疮痈肿疮脓。发明 泽兰入足太阴、厥阴血分,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症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本经》主金疮、痈肿,疮脓,皆取散血之功,为产科要药也。更以芎、归、童便佐之,功效...
...苦辛温,有毒。《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积聚,邪气蛊毒鬼疰。发明 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经》治疟及咳逆,寒热积聚蛊毒,功效与之相类。《金匮》治牝疟独寒不热者有蜀漆散,用蜀漆、云母、龙骨,醋浆水服之。温疟加蜀漆一钱,用酸浆者,取酸以...
...,遂误以为大戟苗。《本经》言利丈夫阴气则与大戟不相侔也。其治皮肤大热,面浮腹大等证,兼挟表热而言,其性与大戟亦相类也。《金匮》泽漆汤,方用泽漆、半夏、紫参、白前、甘草、人参、桂心、生姜,以治肺咳上气脉沉。《大明》言止疟疾,消痰,退热。《肘后...
...甘苦平微寒,无毒。反乌头。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其独颗无瓣者名丹龙睛,误服令人筋不收持。《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风,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发明 ...
...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半夏主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张仲景治反胃呕吐,大半夏汤。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扬之一百四十遍,煮取...
...我们发现这两味药在大的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一方面就是破除积聚和通达肠胃,当然在这个破除和通达的力度上、层次上二者有区别,这一点我们以后会专门谈到。另一方面,也是最大的一个共通方面,就是“推陈致新”。据我查证,《本经》里面具有“推陈致新”功效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