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与针灸聚英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其理论根源,为发展“子午流注”针法作出了贡献。 高武通过两本针灸专著——针灸聚英针灸节要,撷取了历代医著中的针灸精华,汇聚了诸多针灸医家治病经验以及自己对针灸学的独特见解,成为明代针灸学中的一支奇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5.html

承淡安与中国针灸治疗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承淡安,又名启桐。江苏江阴市人,是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著名的针灸医家、学者和教育家。其著作有中国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实验集中国针灸学等。 一、生平 承淡安(公元1899-1957年),又名启桐。江苏江阴市人,是民国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9.html

杨甲三与针灸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杨甲三中共党员。其著作主要有针灸临床取穴图解杨甲三取穴经验针灸取学法腧穴学针灸学等。 杨甲三像 一、生平 杨甲三(公元1919-2001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至1935年,他师从于江苏武进名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7.html

经络总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

http://qihuangzhishu.com/93/2.htm

最古老又“最新鲜”的针灸学_【中医宝典】

...□ 杜梦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针灸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黄帝内经的产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而这是一门最古老的医疗理论体系,是中国特有的宝贵遗产。那么又为什么说针灸学最终为整个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55.html

承淡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933年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即筹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于无锡,并刊行针灸杂志。1951年在苏州恢复针灸学研究社,社员遍布海内外。历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博览医籍,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40.htm

新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外穴名。出针灸学。定位与足少阳胆经之居髎穴同。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颈部第2-3颈椎棘突间。捏挤至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有清咽喉、散热结等作用。用于治疗喉痛,急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喉咙嘶哑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725.htm

新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外穴名。出针灸学。在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第3-4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95/722.htm

注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外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疰无久,先仰卧,灸两乳边邪(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注市。”近代中国针灸学称疰布。位于胸侧部,腋中线上,当第七肋间隙处。主治疰,胸胁痛,腹痛等。斜刺0.3-0.5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99.htm

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惟一去完成。 王惟一精于内经难经中的针灸理论,广泛收集各家对针灸医学的见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于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奉敕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附有穴腧都数一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名铸铜人针灸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8.html

共找到484,6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