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著作。一名《开宝详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公元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
...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
...《补注本草》所引书传∶内医书十六家,援据最多。今取撰人名氏,及略述义例,附于末卷《开宝新详定本草》∶(开宝六年,诏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吴复圭、王光 、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详校诸本,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颇有...
...《名医别录》合新木味辛,平,无毒.解心烦,止疮痛.生辽东.《新修本草》合新木味辛,平,无毒。解心烦、止疮痛。生辽东。《证类本草》合新木味辛,平,无毒。解心烦,止疮痛。生辽东。《千金翼方》合新木味辛,平,无毒。解心烦,止疮痛。生辽东。 目录...
...(一)古本草辑佚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及《补阙肘后方》等辑复工作,为...
...药学著作。一名《蜀本草》。二十卷。后蜀·韩保升等撰。为《新修本草》的又一传本系统。据《嘉佑补注本草》所引书传称:“韩保升等与诸医工,取《唐本草》并《图经》(指《新修本草》中图经部分)相参校正,更加删定”。已佚。...
...药学著作。一名《蜀本草》。二十卷。后蜀·韩保升等撰。为《新修本草》的又一传本系统。据《嘉佑补注本草》所引书传称:“韩保升等与诸医工,取《唐本草》并《图经》(指《新修本草》中图经部分)相参校正,更加删定”。已佚。...
...》、《唐本》先附、今附、新补、新定之目,缘本经已着,目录内更不声说,依旧作二十卷,及目录一卷,目之曰《本草衍义》。若博爱卫生之士,志意或同,则更为诠修,以称圣朝好生之德,时政和六年丙申岁记。本草之名自黄帝、岐伯始。其《补注·总叙》言,旧说《...
...《名医别录》新雉木味苦,香,温,无毒.主治风头,眩痛,可作沐药.七月采,阴干,实如桃.《新修本草》新雉木味苦,香,温,无毒。主风头眩痛;可作沐药。七月采阴干,实如桃。《证类本草》新雉木味苦,香,温,无毒。主风眩痛,可作沐药。七月采,阴干,...
...。徽宗又命曹孝忠刊正之,是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宗 以禹锡所修、慎微所续尚有差失,因考诸家,参以目验,拾遗纠谬,着为此书。凡名未用而意义已尽者,皆不编入。其所辨证,如东壁土取太阳少火之壮,冬灰取冬令烧灼之久,水味不因菊花而香,鼹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