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法言·寡见卷 〔注〕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此其所以发扬德音。〔疏〕注“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按:老子文。 吾寡见人之好徦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徦则偭焉。〔注〕叹人皆好视听诸子近言近说,至于圣人远言远义,则偭然而不视听。或曰:“曷若兹...
... 7、卷六: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贡,子贡辞而精之,然后廓如也。于戏!观书者违子贡,虽多亦何以为? 8、卷六:盛哉!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至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渊懿”。曰:“重《易》六爻,不亦渊...
...扬子法言·吾子卷 〔注〕崇本在乎抑末,学大道绝乎小辩也。法言 李轨注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注〕少年之事。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注〕悔作之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注〕骇叹之声也。讽则已,...
...书“句”字,以示句读,今删。(三)原本“移”下有小书“句”字,以示句读,今删。(四)“元”字原本讹作“三”,据汉书王莽传改。法言序〔注〕子云历自序其篇中之大略耳。〔疏〕世德堂本法言序分冠各篇之首。按:古书序录皆缀篇末,或自为一卷,如史记、...
...扬子法言·重黎卷 〔注〕真伪美恶,成败存亡,人君之所以御乎其下,人臣之所以事乎其上,不可以不察也。明此以南面,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疏〕注“明此以南面”至“臣也”。按:庄子天道文。 或问:“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今何僚也...
...扬子法言·五百卷 〔注〕夫言者,所以通理也。五百岁一圣,非经通之言,故辨其惑罔之迷也。 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注〕孟轲、史迁皆有此言。曰:“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因往以推来,虽...
...1、卷二: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或曰:“雾縠之组丽。”曰:“女工之蠹矣。”《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
...1、卷八: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曰:“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圣人有以拟天地而参诸身乎! 2、卷八:或问:“圣人有诎乎?”曰:“有。”曰:“焉诎乎?”曰...
...1、卷十二: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般之挥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不行,行必有称也。”或问:“君子之柔刚。”曰:“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2、卷十二:或问:“航不浆,冲不荠,有诸?...
...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法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