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 ,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
...□ 郭会卿 李沛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是我们在大读学本科时的中医内科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在中医界享有盛名,能听他的课是我们的荣幸。记得那是在一个大礼堂里,李老给全系280多名学生上课,讲的是...
...6月14日,87岁的国医大师张镜人去世。这让年逾花甲的上海名中医徐敏华教授唏嘘不已:“老先生们越来越少了,就连我们这一代也老了,如果现在再不抓紧传承正统的中医,中医真的要断血脉了!” 中医传承,迫在眉睫!徐敏华感到,他们这一辈中医的肩上,...
...一套中医养生书籍销量竟然超过300万册;中药凉茶王老吉,仅几年的时间年销量竟然达到了100多亿元。 从04年开始,中医文化在神州大地形成了冲击力巨大的热潮。奇锐注意到,在08年6月的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中,竟然有三本通俗中医养生书籍。先是《...
...中医的文章。这些文章,特别是那些由中医学博士和临床医生撰写的批评文章,弥补了我的知识缺陷,给了我很多启发。2005年起我先后在《北京科技报》、《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开设每周一次的专栏,专栏文章不时地也有批评中医的内容,这大概是中国大陆...
...博览群书,深入思考之外,还尽一切可能向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请教。2009年5月,我们还看到裘老在上海交通大学出席赠书仪式,将自己最新出版的文化论著《人学散墨》赠送给上海部分高校学子;6月,上海纪实频道“大师栏目”、上海东方卫视播出“国医大师裘...
...而且加深了对医学经文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学习《易经》了解了阴阳变化、消长盈虚的规律,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中医的阴阳学说。古人有“易与医通”或者叫“医源于易”之说,说的就是这种文化同源关系。路志正还拜王步举先生为师,深研《灵枢》、《甲乙经》、《...
...初次见面,是1979年在重庆召开的《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一次编委会上。我们几位晚辈向他请教,自然都尊称为“邓老”,他回答的第一句话就大出我们所料,他说:“我不敢称‘老’,我只是‘老中轻’。”他见我们满脸疑惑,仍然微笑不语,从他的笑脸上我们恍然...
...”,表示“不相信”的有12.2%。 5月25日,“首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中医养生日”大型游园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据了解,这是在中国人的健康史上,首次推出了集粹国医国药的“中医养生日”。 “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核心,以天然药物和...
...方老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力行,在“方和谦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向社会展示首都中医药深厚的名医文化底蕴,走出一条与院校教育互补的教育模式;他主动请缨,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启动的“名医大讲堂”上给青年中医师们系统讲解《伤寒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