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互涵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者,立本者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1.htm

中医长寿学说及养生_【中医宝典】

...一、长寿学说 中医学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目标时,自古以来各家各派说法很多,可称此为长寿学说,主要有四类: 1.“养身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  早在周易·干·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283.html

中医养生文化特点_【中医宝典】

...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 ,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57.html

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周易

...才性玄理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着,台北学生书局。 [7]:朱伯崑先生言:“王弼注解周易,特别是注经文部份,提出若干体例,认为这些体例,体现了周易的基本精神。其周易略例一书,就是讲他对周易体例的理解,实际上代表他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4.html

近代现代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著作仅有蒋维侨的因是子静坐法、席裕康的内外功图说辑要、任廷芳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编的摄生论、沈宗元的中国养生说集览等。总之,由于排斥、限制和消灭中医学的政策,使传统养生学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力,处于自发地、缓慢地发展阶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6.html

中医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_【中医宝典】

...一、长寿学说 中医学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目标时,自古以来各家各派说法很多,可称此为长寿学说,主要有四类: 1.“养身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  早在周易·干·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99.html

两宋时期卫生保健养生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颇有特色。陈直养考荤亲书着重论述了老人的食治及四时养生。后经元代邹铉增益,改称寿亲养老新书。该书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论述养生之道,十分强调保养元气,还强调精神心理卫生的意义。两宋时期,出现了一批主张四时摄生季节导引的养生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3.html

黄帝内经时令养生_【中医宝典】

...,并顺应其时令和阴阳的消长,起承转合。一年分四季,一天也分四季,本文为读者呈现了黄帝内经中关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的养生道理,并将这些时令的特点和该阶段的易发病临床相结合,提出了起居饮食需因时令及不同时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38.html

周易的出处(周易的名称由来)_周易_【文学360】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 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 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4.html

新本郑氏周易在线阅读

...提要新本鄭氏周易三卷,國朝恵棟編。棟字定宇,長洲人。初王應麟輯鄭元易註一卷,其後人附刻玉海之末,雖殘章斷句,尚頗見漢學之崖畧。於經籍頗為有功,然皆不著所出之書,又次序先後間與經文不應,亦有遺漏未載者。棟因其舊本重為補正,凡應麟書所已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80.html

共找到577,9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