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养生八法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和老;神的得失又关系到人的昌与亡。“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神是养生之本。 情志调节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7.html

读书养生 调达情志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对老年人来说,读书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读什么书。我们读的书需要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通俗易懂,既能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又能陶冶精神、愉悦身心。简言之,有趣有益,是我们老年人读书的唯一选择标准。 二,怎样读。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中就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22.html

情志--中医对心理学的论述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等,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序中畅言养生的重要性,同时责怪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193.html

黄帝内经养生_【中医宝典】

...不肖”都是一样的。 3.摄生方法,归纳四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养生应做到:①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袭。②锻炼身体,强壮体魄。③节制饮食,注意起居。④保养精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48.html

情志变化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精神状态。如精神紧张、思虑忧愁、悲伤不已等,这类精神刺激伤人精气,引起气机失调,致人疾病。素问·汤液醪醴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忧、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时间长为致病条件,持续不良的心境,积久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3.htm

【修身养性】情志养生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情志养生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8.html

内经始终不离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疾病之首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将“得神”作为藏象、临床论治及养生的指导标准,充分反映了内经“神”观念和价值取向。 “神”的概念十分广泛而丰富,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规律;二是对人体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69.html

内经中的“六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动静观:内经主张动静结合,能动能静。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4.html

情志变化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精神状态。如精神紧张、思虑忧愁、悲伤不已等,这类精神刺激伤人精气,引起气机失调,致人疾病。素问·汤液醪醴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忧、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时间长为致病条件,持续不良的心境,积久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1.html

养生文化_中医养生_【中医宝典】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何解 “诗疗”养生健康多 “正常”才是养生之道 “坐如钟”如何坐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黄帝内经中的养生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内经精神情志养生 内经顺应生长规律养生 内经四时养生 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yangshengwenhua-747-1.html

共找到490,2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