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号匿迹市隐逸人。应天(今江苏南京)人。行医数十年,于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研究。以为前人只注伤寒论而未注金匮要略,致使俗医分伤寒杂病为两家。徐氏有慨于金匮要略伤寒论之睽离,乃将其校梓,即后收入医统正...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83.htm

金匮要略方论序_金匮要略

...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2.html

伤寒论序_伤寒论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3.html

仲景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丛书。①二十六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未。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成元己注解伤寒论十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共四种。②二十卷本,刊于清·光绪年间。包括张卿子参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12.htm

仲景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丛书。①二十六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未。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成元己注解伤寒论十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共四种。②二十卷本,刊于清·光绪年间。包括张卿子参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37.htm

清代前中期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1篇,元胤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三、伤寒论金匮要略(一)伤寒论的研究清代,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及训诂学的盛行,伤寒论的研究在深度广度上都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仅清代前、中期流传至今的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3.html

三画_中医内科方剂索引

...炙甘草 鸡子黄 生鳖甲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川椒 干姜 人参 饴糖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 桂枝 炙甘草 杏仁 石膏 生姜 大枣 大活络丹(兰台规范) 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68.html

刘渡舟谈伤寒论经络_【中医宝典】

...关于伤寒论,这也是一个特点。 继承好的东西,既有继承又有发扬,使学术总能有强烈的生命力前进。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86.html

吴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1736-1793年)尝敕令编修医书。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50.htm

三因方金匮要略_【中医宝典】

...摘要:三因方是对金匮要略三因之说的进一步发扬。本文从“举三因纲领病证”、“有原文可供对照”、“补缺漏是资参考”三个方面对三因方一书金匮的渊源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金匮虽有三因之说,却无三因之实,陈无择将七情概括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4.html

共找到574,6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