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包括27名方剂学硕士、9名博士、60余名方剂讲师以上的教师及高级医师),主编并编写了《中医学概论》(初版),《方剂学》,《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方剂学》、《古方钩玄》、《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目录 《方剂学》锦红片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方剂学》:锦红片【处方】生大黄、蒲公英、红藤、厚朴。【制法】制成片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通腑,活血消肿。主急性阑尾炎。【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汤剂,名“锦红汤”(见《中医外科学》)。...
...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二、内科 三、外科、骨伤科与皮肤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五官科 七、口腔科 八、针灸科 九、法医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
...这些实践经验的直接总结是极其珍贵的。元代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县)医学教授胡仕可选出若干常用药物按韵语编类歌括,元贞元年(1295)成《本草歌括》8卷,每药附七言歌括一首,简述药物功能主治。二、方剂学同药物学类似,辽夏金元时期的方剂学也明显萎缩...
...中,可见到收入厂部分岭南地区的解毒、治瘴气的方药,其中包括壮医方药,说明壮医方剂学在这一时期已开始萌芽。 1.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家,精通诸子百家学说,著有《干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书。孙氏虽为中原人,...
...罗元凯 等《实用中医妇科学》 周凤梧《中医妇科学》 成都中医学院《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 王渭川《妇科知要》 徐荣斋《傅青主女科校释》 何高民《方剂学》 许济群 等《中药临床手册》 上海中医学院《性病证治》 杨建葆《性科学咨询》 史成礼《中医...
...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二、内科 三、外科、骨伤科与皮肤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五官科 七、口腔科 八、针灸科 九、法医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
...医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
...医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
...未见于本草著作记载的民间药材。在药物识别上他也根据体会予以记述,其次在产地、道地药材、炮灸等方面都有新的见解。其它如郭佩兰的《本草汇》、张璐的《本草逢原》、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等也各有特色。二、方剂学清代方剂学与药物学有类似的特点,即数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