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为其准备博学宏词考试时所整理的。《困学纪闻》是笔记类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经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汉制考》为历史著作。《通鉴地理通释》是历史地理学的著作。著有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详介 《玉海》 此为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
...胃苓散方见《胀满》。加减详《三字经》注。四神丸 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补骨脂(四两,酒炒) 肉豆蔻(面煨,去油) 吴茱萸(泡) 五味(炒,各二两)用红枣五两,生姜五两,同煮。去姜,将枣去皮核捣烂为丸,如桐子大。每日五更服三钱,临卧服三钱,...
...二陈汤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炙草(八分)加生姜三片,水二杯,煎八分服。加减法详“三字经“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吴茱萸汤方见《隔食反胃》。大黄甘草汤(《金匮》) 治食已即吐。大黄(五钱) 甘草(一钱五分)水二杯,煎八...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本书是根据三年制教学计划及全国中等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供中医按摩医士专业使用。《伤科按摩学》是中医按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全书包括总论、伤筋、...
...1、淮南子 2、吕氏春秋 3、鬼谷子4、三字经(全文解释)经 5、新三字经6、《三字经》民国重定版 7、《三字经》清版8、三国志 9、《尚书》原文 10、仪礼11、尹文子 12、中庸 13、邓析子 14、春秋繁露15、山海经 16、公孙龙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