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扼腕而叹也。呜呼,晚矣!”尹亦山序中对于其创作《益智录》的情况亦有表述:“……始知先生为历下名流,一时宿儒,而命薄时蹇,试辄不售。于是绝意功名,授童蒙于黄台;殚心著作,富搜罗于青箱。虽街歌巷议,传之即为美谈;而目见耳闻,著手皆成佳话。以...
...《林间录》二卷,大观二年(1107)成书,是一部以丛林见闻为内容的杂录,虽不限一人一事一地一科,也无年代先后编次,但所记“莫非尊宿之高行,丛林之遗训,诸佛菩萨之微旨,贤士大夫之余论”。所以书中大量保存了当时禅宗人物的趣闻轶事和传记、行状、...
...去丞相史弥远,事被发觉,下临安(今杭州)牢狱,被杖死狱中。著有《翠微南征录》,为诗文集。《翠微先生北证录》为华岳被放逐期间写的富国强兵和御敌之策。它有两部分组成,一为开禧三年(1207年)上奏皇帝的“平戎十策”,前有一篇“再上皇帝书”;二为...
...诸戚友仍赠金劝驾,聂复治装而赴。既入场,下题后顿觉困倦,坐睡号中,梦一人服明朝衣冠,向聂曰:“先生困乎?题如不甚对手,仆有全场文诗,可悉录之。”既醒,文诗犹在手中,遂录而领乡荐。因设帐京师,以俟会试。及期,入场后复梦前人赠以文诗,录之而举进士...
...二百年中,并无名碑,但有金石刻铭识数处耳。欧阳公《集古目录》不载其说,第于答刘原父书尝及之。赵明诚云:“西汉文字世不多有,不知何为希罕如此,略不可晓。”然《金石录》却载有阳朔砖数字,故云希罕,言不多,非无也。余尝闻之尤梁溪先生袤云:“西汉碑...
...顾道全,山西灵丘人。业儒,应童子试,天资过人,且好读书。年十七,父母欲为完婚,顾不欲,曰:“入泮后未晚。”父母喜其有志,亦遂听之。县府试皆列前名,院试辄不录,科岁皆如是。年逾弱冠矣,父母强为毕姻,顾虽不欲,不敢再言。及奠雁届期,而顾出亡灵...
...一箪食往来廿馀里,实属不堪。且每走领妨碍他务,余一人或以无饥,其如受馁之二老何哉?”某谓:“闻中丞甚体恤士类,凡在诸生,不令赴赈厂,令于本学报名,照册予赈。”生半疑信。某曰:“录有中丞告示,可至敝斋一视。”生从之。其示云:“为分别周急以彰优...
...不久前在秘阁抄书,得《续树萱录》 一卷,其中记载隐士元撰夜间见到吴王夫差,和唐时诸诗人一起吟咏的事情,李翰林(李白,曾任翰林学士)诗曰:“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玉人一去未回马,梁间燕子三见归。”张司业(张籍,曾任国子监司业)诗曰...
...,皆相对象戏。” [69]四老人:指秦末隐居于商山的东园公、角里先生(角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 [70]商山:又名商阪,地肺山、楚山。在陕西商县东南。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71]屈原:参见《橘录》序注。 ...
...故也。仲霖又识。 录中诸作,叙事见性情之正,树义明理道之大。气深灏瀚,文极澄清。阐幽显微,尤得《春秋》善善欲长之意;规过劝善,内寓诗人温柔敦厚之风,真有功于世道人心之作也。可名为“劝惩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