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性与显著降低Mg-ATP酶活性。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出上海地区第1个国家级三类中药新药胆宁片。 2.“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的研究” 于 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为39070989,已于1992年12月5日通过...
...9月10日教师节,风景秀丽的江西中医学院校区悬红挂彩、喜气洋洋。该院隆重举行授奖典礼,颁发500万元重奖李雪梅教授带领的“槐定碱抗癌研究”课题组,以表彰他们在我国抗癌新药研制领域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创建于1959年的江西中医学院是一所...
...疾病的模型,它将促使我们理解和确认新药和治疗的可能目标.图示: 染色体11上致癌基因Ras...
...疾病的模型,它将促使我们理解和确认新药和治疗的可能目标.图示: 染色体11上致癌基因Ras...
...李鹏等为了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摘除大鼠右肾后,对左肾采用2 min缺血+5 min再灌注,4个循环后再缺血45min,建立大鼠肾脏缺血预适应模型,RT-PCR检测肾脏ICAM-1 mRNA表达...
...、设计新药的基础。由于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多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可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这可能是连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纽带。 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意义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靶酶的...
...被看作一个整体,它由多种物质组成,搞清所有化学成分几乎不可能。 王想表示,我国在中药研发方面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中药的成分复杂性以及多位点的特性导致研究比较复杂,其次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药理模型。而这也恰恰说明目前中医药研发过程中缺少一个标准来...
...、设计新药的基础。由于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多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可阐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这可能是连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纽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意义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分子对接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靶酶的...
...中新网9月3日电 据科技日报报道,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人类颅骨三维模型。科研人员由此得出结论:人类颅骨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的形状基本固定,结构非常合理,能保护大脑免遭打击。 颅骨是人类产生...
...DNA基因重组技术,即将DNA的特异基因区段分离并植入能够迅速生长的细菌或酵母细胞,以获得大量所需蛋白药物。此外,还可对现有药物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半合成)或改变剂型,也可获得疗效更好,毒性更小或应用更方便的药物。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三步,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