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意大利、巴西和法国医生组成的国际医疗小组通过试验发现,在对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这些病人的糖尿病症状在手术后数周内可自然消失。 据《新科学家》杂志3日报道,上述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一个月内,其...
...14日是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关注糖尿病弱势群体”,口号是“人人关注糖尿病”。有肥胖症状的、免疫力低下的、家族有糖尿病史的,都是糖尿病的弱势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白领发病有增多趋势。专家指出,要防治糖尿病,最...
...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
...发现胰岛素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美国开展一项称为DPI-I试验研究。对发现有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后,将其分为2组分别用口服或注射胰岛素进行预防的研究,结果尚需等待。 总之1型糖尿病的预测和预防已经开始研究,由于对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肺肾阴虚证是肺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致的病证。多由感受外邪入里化热伤阴,或肺有宿疾,肺阴暗耗,累及肾脏,或房室过度,肾阴亏耗,影响肺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颧红盗汗,...
...6月1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在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上报告,通过建立基于国产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虚拟筛选新药的系统,目前已捕获数个具有显着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先导化合物,为有效治疗II型糖尿病...
...%~10%死于肾衰。高血压和糖尿病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启动一系列现象: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平滑肌细胞增殖、巨噬细胞的迁移和脂质堆积在动脉壁,最后纤维化、坏死、溃疡和血栓形成。正常的动脉内皮细胞可产生...
...家族聚集现象。患者可伴有无虹膜症、半侧肥大、假两性畸形以及智力低下等。一些易患Wilms瘤的无虹膜症患者有11号染色体短臂1区(11p13)缺失,而在Wilms瘤细胞中也曾发现11p13的缺失。现在认为11p13和11p15上有2个与肿瘤...
...%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也有5%~10%死于肾功能衰竭。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将可引起对肾脏的损害, 患者最终因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尿毒症,而死于肾功能衰竭。 评价自己肾脏损害的程度 早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
...近些年来,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二是中药确有一定的降糖作用,目前已被证实有降糖作用的中药达70余种,复方30余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