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壮热。胸膈烦闷,目涩多渴,故曰风热也。汉东王先生《家宝》∶小儿发热,烦叫不时,面青,谓之风热。钱乙论急欲乳不能食云∶犹客风热传于脐腹,流入心脾经,即舌浓唇燥,口不能吮乳,当凉心脾。《颅囟经》治孩儿风热。侧柏散方侧柏 郁金 天麻(酒浸一宿) ...

http://qihuangzhishu.com/343/248.htm

宁嗽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过于敛则有碍于辟。桑得土之精气而生(根皮甚黄燧应夏季是其明征),故长于理家之病,以土生金之义也。至其叶凉而宣通,最解风热,其能散可知。又善固气化,治崩带脱肛(肺气旺自无诸疾),其能敛可知。敛而且散之妙用,于肺脏 辟之机尤投合也。蓬砂之...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anfeiningsouwan.html

王伯岳医案——卫气同病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短赤。 【查体】 体温38. 8℃,神清,项强,颈淋巴结未触及,布氏征阳性。舌尖红,苔黄,脉浮数。 血常规:白细胞34. 8X10^9/L,中性O.84,淋巴O.16。 【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暑温)。 【辨证】 风热袭表,湿阻中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16.html

汪受传医案——热夹湿,湿重于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苔黄腻,脉滑。 【诊断】 手足口病(中医:手足口病)。 【辨证】 风热夹湿,湿重于热。 治法】 化湿清热,佐以疏风。 ;【方药】 金银花IOg,连翘IOg,淡豆豉lOg,蝉蛻5g,板蓝根15g,薏苡仁15g,碧玉散(包煎)15g,佩兰8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9.html

褚润庭医案——痉咳期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已经化热,此症不宜久延,久则伤肺。 【诊断】 百日咳(中医:百日咳)。 【辨证】 痰火阻(痉咳期)。 【治法】 降气化痰,清肺安络解痉。 【方药】 桑白皮9g,炙紫苏子5g,川贝母6g,生薏苡仁20g,丝瓜络9g,生冬瓜子15g,炙兜铃6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60.html

中医医案学的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医医案 历史 成就 众所周知,中医的生命在临床,历代名医医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近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五脏风热眼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凡人目中泪孔属肝,白睛属,赤脉属心,四 属脾,瞳仁属肾,盖目者五脏六腑,皆相连属,若风热毒瓦斯,攻搏脏腑,壅滞经络,悉致目疾,其候不一,要当审其疾之所由起,不可拘于肝也。治五脏风热气壅,眼干涩痛赤。犀角汤方犀角(镑) 木通(锉)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120-2.html

喉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瘖同喑,即失音。系指有言无声的病证。临床上常分为暴瘖、久瘖两类。暴瘖多属实证,卒然发病。其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风寒外,客于系,宜辛温发散,用九味羌活汤加减;二是风热,热灼津伤,痰热互结,气道受遏,肺气壅塞致金实不鸣。治宜辛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32.htm

温病的本质是郁热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而入,病位在,属里属内,而不在肌表皮毛。为温邪所,失于宣发,气机不畅,温邪郁而化热,于是形成郁热;卫阳不宣,外失阳之温煦而恶风寒,这就是温病初起卫分、证属郁热的机理。 卫分证虽亦属表,但与伤寒之太阳表证不同。太阳表证是风寒袭表,邪在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966.html

水痘中医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蕴郁脾。合皮毛,主肃降,时邪,宣肃失常,而见发热、流涕、咳嗽等卫症状。脾主肌肉,邪毒与内湿相搏,外发肌表,故有水痘布露。本病多属风热轻证,时行邪毒清透即解。少数患儿因毒热炽盛,内犯气营,痘点稠密,疱浆红紫,壮热烦躁,或有惊风。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58.html

共找到111,8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