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败战计·苦肉计解析

...协同作战也好,都属于苦肉计。 郑国武公伐胡,竟先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胡国的君主,并杀掉了主张伐胡的关其思,使胡不防郑,最后郑国举兵攻胡,一举歼灭了胡国。汉高祖派郦食其劝齐王降汉,使齐王没有防备汉军的进攻。韩信果断地乘机伐齐,齐王怒而煮死了骊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52.html

项羽生平

...之惨重。关于刘邦进攻彭城的部署,后世有很多误解,这里简要说明刘邦东进的部署,汉元八月,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东进。大概刘邦分三路行军,中路军由刘邦亲自统帅,部将为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卢绾,夏侯婴以及五诸侯军,...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49.html

萧何的生平_兵家_【文学360】

...位列三杰 萧何故事:坐镇关中,保障军饷 萧何故事:慧眼识才,力荐韩信 萧何故事:深谋远虑,收存典籍 萧何故事:小沛起兵,追随刘邦 萧何是西汉初年政治家。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766.html

卷七·时宜二一_《长短经(反经)》

...,美国却力图避免与日本发生直接冲突。日本掠夺中国的诸多资源后,军事实力得到加强,它终于在1941 年偷袭珍珠港,使得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美国自食“中立”政策的恶果。这一恶果的产生正是由于美国没有认清形势所造成的。 【经文】 韩信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467.html

良久的解释_良久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好一会儿;略久,稍久 quite a while [韩信]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 项王?” 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久,羽旌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韩立马良久。—— 宋·...

http://hanwen360.com/c/321753.html

项羽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

http://wenxue360.com/author/253.html

司马穰苴与亚圣_兵家_【文学360】

...孔子相颉颃。同时,朝廷又从历代名将中遴选出“十哲”,进入“武成王”庙中配享。 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司马穰苴荣幸地入选“十哲”之列,成为与白起、韩信、诸葛亮、孙武、吴起等兵家风云人物齐名的“亚圣”。司马穰苴的入选并非事出偶然,浪得虚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696.html

史记与戏剧_史书_【文学360】

...川剧汉剧秦腔) (6)萧何月下追韩信(京剧川剧汉剧秦腔) (7)霸王别姬(京剧) (8)大风歌(话剧)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20.html

乌江项王庙赏析_【古诗文大全】

...当然也包括本诗。 本诗开篇中规中矩,首联以现实之旅为切入点,引出下文对历史的评价。之后两联引用史实,颔联一贬一褒,矛盾冲突明显,也极大地蕴含着作者本人对项羽的爱恨交加。接着,作者通过范增、韩信两位名臣的政治遭遇深刻揭示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007.html

高武与《针灸聚英》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佚事】 高武自幼喜好读书,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娴习。明代嘉靖年间,中武举人,后来因为对做官不感兴趣转而研究医学,尤其擅长针灸。 他认为医生治病,也象两军对垒作战一样,只有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才是良将;作为一个医生,必须是针、灸、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5.html

共找到1,5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