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味阿魏胶囊用于祛风镇静。用于五脏六腑的龙病,肌肤,筋腱,骨头的隆病,维命降等内外一切隆病。 通用名称:二十五味阿魏胶囊 汉语拼音:Ershiwuwei Awei Jiaonang 剂型:胶囊剂。 【成份】阿魏,牦牛心,肉豆蔻,丁香,...
...白芷 天麻(各五钱) 木鳖子(十枚,去壳) 红花(四钱) 乱发(一团) 槐、柳、桃枝(各三钱)上,用香油二斤四两,煎黑去渣,入发煎化,仍去渣,徐下黄丹十两,煎软硬得中,入芒硝、阿魏、苏合香油、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三钱调匀,即成膏矣。将帛绢摊...
...目录 《张氏医通》阿魏麝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张氏医通》:阿魏麝香散【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 雄黄9克 野水红花子120克 神曲(炒)人参 白术(生)各30克 肉桂15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覃,诸积,痞块。...
...不见水)10个 河豚眼(阴干)10枚 虎耳草(阴干)阿魏各4.5克 麝香0.9克 麻油180克 飞黄丹90克【制法】熬膏。【功能主治】治鸡眼。【用法用量】将鸡眼修净,摊贴。【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七▼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疡医大全》...
...用香油2斤炸5分钟;再将降香、当归、川山甲下油5分钟;再将血竭、乳香、没药下油,共同炸黑取出;再下章丹1斤收膏,每张大的1两,小的5钱。【功能主治】筋骨疼痛,麻木不仁,跌打损伤,妇女乳痈。【用法用量】外贴患处。【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证名。胃脘满闷,按之柔软不痛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或内伤元气不足,痰湿郁热蕴结所致。若误下后,心下痞,气逆呕吐者,宜用半夏泻心汤;又见胃中虚弱者,宜用甘草泻心汤;若误下后,心下痞,阳气不足者,...
...痞者,皆土之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形者是也。有中气虚弱一方 治禀受充实,面苍骨露,气实之人,心下痞者。枳实 黄连 青皮 陈皮 枳壳上为末,每服三钱,灯心汤下。一方 禀受素弱,转运不调,饮食不化而心下痞者。白术 ...
...岁俱可灸。但灸疮不发者,难治。乃辽左戴神医所授法也。(《录竹堂方》)抓癖膏 血余 香油 桐油 生猪脑子(各半斤) 桃仁(四两) 白蜡(四钱) 同下锅内,文武火熬的脑子尽滤去渣,下黄丹(十四两),熬成膏,待温再下胡黄连、白芷、苏木、红花、三棱...
...病证名。①表邪因误下入里,无形之邪结于心下,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②气膈。多因忧思郁结所致。证见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六朝时医家谓之气膈。...
...《是斋百一选方》紫沉煎丸治虚寒,积冷伏滞,阴气膨胀,心腹 痛,两胁刺疼,防闷,治之如神。鼎州郭以此药得名,成家致富。沉香(一两,细末,炼蜜半斤煎五、七沸,别贮) 阿魏(一分,酒半升,研化尽) 没药(一两,捣碎,酒半升,研化尽,入阿魏酒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