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师认为辨证施治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之精华,从古至今,倍受医家推崇,其优越性自不可没。然作为中医,特别作为现代之中医,决不能侧重辨证施治而忽略、轻视了辨病论治之重要性,亦不能认为唯西医方言辨病治疗,长于专病专方专药。时下众医皆谓仲景之《伤寒论...
...阳.筋骨在内为阴.是故上下标本不同.左右逆从亦异.诊之之法.可不精求其理哉.言乎其形.则肿起者.邪气实.陷下者.正气虚.背高如龟曰龟背.脊骨如锯曰脊疳.背烂透膜者.形坏岂能治.背平病水者.肺伤不可疗.此形之因病而变者.言乎其容.则脊强者.病...
...而已。”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然必先望、次闻、次问而后切者,所重有甚于切也。王海藏云∶病患拱默,惟令切脉,试其知否。夫热则脉数,寒则脉迟,实则有力,虚则无力,可以脉知也。若得病之由及所伤之物。岂能以脉知乎...
...岐伯曰∶“察九候七诊,(九候注见前。)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言九候之中,有独见之脉,而与他部不同,即按其部而知其病之所在也。七者之中,既言独疾则主热矣,既言独迟则主寒矣,而又言独寒独热...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诊中的一个方面。...
...尝思观形容者.非但欲诊之于行.抑且欲诊之于坐.苟能心领神会.虽一动一静.莫不有昭着者焉.间尝验之于病.见有坐而仰者.坐而伏者.坐而叉手冒心者.坐而以手护腹者.以及坐而下一脚.坐而掉两手.或坐而不得眠.或眠而不得坐者.由是稽之于古.则谓坐而...
...诊素材基础上,运用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判断,从而得出相对合理之证候诊断。然由于病者之体质、宿疾、病情轻重、精神情志、服药机变、失治误治以及生活之环境、气候、地域之类因素影响,常可导致证情错综复杂,出现...
...佐,诸药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该方临证大多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辨治,而笔者抓住其病位的“胸”,其病机的阴阳升降失调,其症的心中烦闷等,将该方应用于心悸辨治,收效良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
...诊脉之道 脉阴阳类成 妇人脉法 小儿脉 诊家宗法 附录 诸脉条辨 持脉总论 ...
...脉虽四诊之一.其精微玄妙.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晋王叔和之言曰.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方治永乖.以缓作迟.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若是乎辨之不易也予何人斯.敢为脉辨.然理虽难辨.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虽兼望闻问.未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