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疗法,又称“薄贴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我国清代的吴师机是一位专擅膏药疗法且卓有成就的医生。 吴师机(1806~1886年),浙江钱塘人,早年中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后来弃儒业而从医。1853年,太平天国战乱间,吴奉母避迁江苏泰州...
...脉经曰.颠扑内有血则腹胀满.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跌扑不分十二经络.血必归肝留于胁下.痛甚则必自汗.汗由风化也.治则先逐恶血.通经络.次和血止痛.然后调气养血.补益胃气.自能获效.如腹痛按之痛甚者瘀也.下之.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者.瘀未尽...
...贴膏药之前,应先将局部清理干净,拭干后再贴。 如果潮湿,会加速药物成分析出,使过敏的几率增大。应清理干净毛发,否则粘不住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且撕揭时带起毛发引起疼痛。天气寒冷时,膏药如果不易粘住,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 选准位置...
...目录 《医宗必读》肺痈神汤 《冯氏锦囊秘录》肺痈神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必读》:肺痈神汤【别名】葶苈薏苡泻肺汤、肺痈饮、肺痈汤【处方】桔梗2钱,金银花1钱,薏苡仁5钱,甘草节1钱2分,黄耆1钱(炒),贝母1钱6分,陈皮1钱2...
...瞳神散大风轮窄,邪热蒸之风气攻,或因思怒痰寒疟,地黄丸内芍归芎,防己丹柴知二地,丹参独柏味寒茺。【注】瞳神散大者,谓瞳神散大,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乃邪热内蒸,风气上攻所致,亦有因忧思气怒,痰火伤寒,疟疾经产败血等证而成。宜用...
...荆芥穗 麻黄(去根) 薄荷 羌活丝,各三分) 牵牛(半两)以上细捣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煎生姜,薄荷汤调下,和滓服,若是大府秘热,胶痰满口,喉中咽药不快,只请去滓吃,候风气少利,即和滓吃也。若是大府秘不出后,即用大黄一分,半夏三铢,牵牛...
...香蓖膏清热、消肿、吊斜风(中风面神经麻痹) [主 治]清热、消肿、吊斜风(中风面神经麻痹) [处 方]香油120毫升 红蓖麻子7粒 官粉少许 漳丹60克 [制 法]将香油熬热,放入蓖麻子,炸枯后取出,先下官粉 ,后下漳丹,炼成膏药。 [用...
...用.发背未破加花粉.已破加乳香、没药.疔疮初起加蟾酥.肿毒加鹅管石.醋调敷.烂疮加黑附子.囊痈烂加贝母.瘰 破加发灰、皂角、白芨.水调敷.疳疮加滑石.鱼口加皂角.结毒加光粉滑石. 疮加轻粉、黄丹.跌扑盖文蛤、百草霜.乳蛾、走马疳、耳腮等.俱...
...国语辞典 摔倒。 西遊記.第十一回:「嬪妃打跌,卻如狂風吹倒敗芙蓉。」 顛簸,重心失去平衡。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那行者聞言,就笑得打跌。」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景先喜得打跌,進去與夫人及媳婦范氏備言其故。」...
...皮肤化脓性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人体皮肤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患者可出现全身以应如体温增高、脉快、乏力、食欲不振等。 中医外科膏药-提子膏外敷。 作用:拔毒生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