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不仅为中医内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还论述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一般都能从病因、机、转归、传变及预后等方面加以论述。汉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着成《伤寒杂,书中伤寒部分(后人将其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76/5.htm

徐序_《金匮要略心典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伦.况云仲景专于伤寒乎.呜呼.是尚得为读仲景之书者乎.金匮要略.正仲景治杂之方书也.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如首卷栝蒌桂枝汤.乃桂枝加栝蒌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蒌汤.而曰栝蒌桂枝汤....

http://qihuangzhishu.com/724/2.htm

卷上 藏府经络先后脉证第一_《金匮要略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肤,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3.html

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低钠血症发生率探讨_神经外科颅内感染性疾病_【中医宝典】

...目的通过对结脑、化脑及脑3组患儿血钠浓度监测而探讨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钠血症发生率及各种颅内感染性疾病低钠血症发生是否有别。方法选取结脑、化脑和脑3组颅内感染性疾患各50例于入院后即抽血测血钠浓度,并进行1周的血钠浓度监测,部分病例测尿...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3556.html

藏医的基本理论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西藏藏医学基本理论的依据是稀奇罕有的《四部医典,此典中记载了详细的藏医理论,可是因篇幅有限,只能简单地介绍理论要点。人体无病期间维持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43.html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随着时代的前进,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

http://qihuangzhishu.com/76/2.htm

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_《经络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kao5716/304-3-9.html

三百六十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泛指全身细小的络脉。《灵枢·邪气藏府:“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内经用这数字称络脉和穴位,说明全身穴位为络脉所联系。细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并接受针灸等治疗刺激以起...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28.htm

_时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卒指突然发生的急重疾病。 【卒】 ①指突然发生的急重疾病。《灵枢·岁露论:“然有卒病者,其何故也。” ②指新。与旧病相对而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脉证:“夫痼疾,加以卒,当先治其卒,后乃治其痼疾也。”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912.html

《三消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探讨和发挥,使消渴病的脉因证治之理论趋于系统化。对后世医家颇有指导意义。现存初刻本和《古今医学汇通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370.htm

共找到513,3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