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禅后史》

...糜公有言,佛为朝廷养济院,有功于国,则亦取其,实际非必捐妻肉之累,饭藜茹藿,膜拜燃香,吟梵唱偈作净土津梁。乃俗子扬其波,儒流亦且导其澜,祈悟门于贝叶琅函,不复问拯世济民实事,翻阅参求间,一腔热心已消矣。暨出,寡建竖,投老林壑,又拾传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025.html

小便不禁_《金匮翼》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附子(炮,二两)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有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金匮》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宜补中益气之属为主,而以固涩之剂佐之。张景岳曰∶小便不禁,古方多用固涩,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69/276.htm

病能论第四十六_《素问》

...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88.html

五脏风寒三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肺死脏者,肺之脏脉也。肺脉浮而涩,盖金降于水,则脉沉,涩者,将沉而未沉,气之方收而未藏者也。若浮取之而虚飘,重按之弱如葱叶之空,下无根者,是肺金之衰败而不降也。此谓脏脉,脏见则死。《素问·...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28.htm

举止言谈的解释_举止言谈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那做人的一切~,存心处事,其中讲究,无穷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

http://hanwen360.com/cy/382188.html

风行一世的解释_风行一世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 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他们的言论机关便是月刊杂志的《蜀报》。文字是当时~的半解放的闱墨式文章。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

http://hanwen360.com/cy/69892.html

金匮玉函经二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05.htm

金匮玉函经二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91.htm

《鬼谷子》在线阅读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其中第十三、十四已失传。 鬼谷子 捭阖 译文 反应 译文 内楗 译文 抵戏 译文 飞箝 译文 忤合 译文 揣...

http://wenxue360.com/guji/guiguzi.html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_《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便利。徐。沈。周。尤。朱。作小便不利。宜从。)寸口脉浮而迟。按巢源。以此条。收之虚劳候中。可以确金鉴说矣。趺阳脉浮而数。证治要诀曰。中消消脾。脾气热燥。饮食倍常。皆消为小便。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余述〕按本之叙消渴。仅此二证。即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shuyi/766-5-3.html

共找到100,5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