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外治法。该法可用于因扭挫伤所致的筋络扭曲及翻转挛缩等症之治疗。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活血之功效。其基本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揉法、捏法、推法、拿法、提法、抖法、弹法等。详见各条。...
...外治法之一。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指在未破皮之软组织损伤处用药物进行热敷,藉以达到散瘀消肿,活络止痛目的之方法。亦可用食盐或其它材料加热后热敷。该法属于现代物理疗法之范畴。施用本法应以疼痛缓解为度。...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把药物煎成汤汁,进行水浴、浸泡、溻渍的治疗方法。例如温泉浴治疗皮肤患疥癣,浸泡四肢治疗鹅掌风(手癣)和脚癣,用黄连水溻渍胸部治疗温疫实热证的高热烦躁、大渴、甚至谵语等。...
...药拈子系外科医疗敷料名,多由纱线等浸泡一定药物,或粘有一定药物捻制而成。出《外科启玄》卷三。其熏法为点燃药拈子熏其患部以达治疗目的外治法。熏法之一种,参见熏法条。...
...西医治疗 1.内治法:制毒菌素片100万u,每日3次,口服。并内服复合维生素B,也可口服克霉唑,曲古霉素。 2.外治法:常用的药物有10%~20%冰醋酸溶液、复方雷锁辛擦剂、20%~40%硫酸钠、5%水杨酸酒精、1%克霉唑霜、汗斑药不、...
...外治法之一。主治痈肿使毒外泄之方法。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其方法步骤系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按患处大小剪取绢,于绢上匀铺蓖麻泥(如膏药状),敷贴患处,用布扎好,痛止即取下。孕妇忌用。...
...外治法之一。指用药物水煎后浸洗患处之方法。出《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该法可用于外伤肿胀疼痛等证。如用桂附散(《圣济总录》: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脐,白矾、细辛去苗叶,白芷、五加皮、桑皮)水煎服,浸洗患处。...
...治疗学术语。是一种外治法。又称温。把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皮肤上。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常用煅龙骨、煅牡蛎、生黄芪、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身上止汗;患痱子身痒,用滑石粉扑体以爽身止痒。...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