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汗证_【中医宝典】

...可分四型辨治: 气虚血亏型:以自汗为主,或有盗汗。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心悸眠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固表止汗,可选大补茵陈。成药可酌选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必须说明的是,对单独出现的汗证,依此辨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239.html

夏食绿豆宜辨证_【中医宝典】

...□ 王禄 河南省中医院 绿豆是大众喜爱的药食两用佳品。盛夏季节人们常食之以预防中暑或作为保健食品。其实,夏季食用绿豆也要辨证。 其一,绿豆味甘,性寒,入心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能。对于治疗痈肿疮毒、暑热烦渴、腮腺炎、高血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502.html

三焦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辨证方法之一。见《温病条辨》,指按温热病传变情况,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有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证。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质红绛等证。高热极期属中焦...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399.htm

跋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远公陈先生真奇士也。尝着《石室秘 》及本草诸书行世,私心企慕殆二十余年矣。一日晤成君而行,因悉先生着述甚富,盖成君为远公之甥,故知之为独详。其书总名《洞垣全书》,其中最有益于人世者,莫若《辨证录》。余遂固请得而有焉。斯编辨病体之异同,证...

http://qihuangzhishu.com/591/147.htm

【诊余漫谈】中医治疗乙肝应辨证用药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以微观辨治确立治法方药,则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临床具体应用时,仍要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在辨证选用主方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例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味子、枸杞、垂盆草、胆草、虎杖等药物均具有降酶作用,然而临床使用有效有不效者,关键在于从辨证角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78.html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科疾病的辨证要点,是根据经、带、胎、产的临床特征,结合全身症状、舌象、脉象,按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原则,来确定它的证型诊断。因此对妇科疾病的辨证,必须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辨别脏腑、气血的病变性质,作出正确诊断...

http://qihuangzhishu.com/81/35.htm

气病辨证包括哪些内容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气病辨证包括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等。 1.气虚证 【概念】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嫩...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67.html

血病辨证包括哪些内容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面、唇、甲、舌等皮肤、黏膜组织呈淡白色,兼有以心、肝为主的脏腑组织失养的证候。 引起血虚的原因: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80.html

针灸要辨证 手法要灵活——李志刚谈针灸实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法。 针灸首先要辨证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经络学说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理论。 李志刚说,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90.html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_湿疹类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成方。 本病的治疗,辨别皮疹的湿、热、风对于立法非常重要。皮损分布、颜色、性质的不同是湿疹辨证的依据,如皮疹分布在四肢伸面、背部的属阳;屈面、腹部属阴;头面、上肢及躯干上部的多属风;下肢及阴部的多属湿。同时结合脉、舌的变化加以全面分析,舌红为...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392.html

共找到12,8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