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质、机体阴阳盛衰及病属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
...疼痛有虚实之分,即所谓“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一般而言,新病剧痛属实,久痛时缓属虚;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1。疼痛的性质和特点 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可使疼痛的性质及...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1)潜伏期:2-3周,平均18天。 .2)前驱期表现:很短,数小时到1-2天。有发热、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注意发热程度不等,也有体温正常者。 3)腮腺肿期 ①体温:仍发热,以中等发热多见,但有...
...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其手法主要是触、摸、按、叩四法。临床上多先触摸,后按压,由轻到重,由浅人深,先远后近,...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
...《素问》《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
...小序 经络藏象,稍关诊法者,靡不疏解于前矣。又恐初学记诵为难,乃悉摹其形于右,使一览无遗,亦古人左图右史之意也。若脏腑之轻重,悉准之经文。至人之大小不齐,未可执一而论,要不过示其大略耳。折衷前贤之说以释焉,间附臆见,惟识者鉴之。...
...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和波动的幅度等。根据这些征象分出的脉象有数十种之多,较常用的有“二十八脉”。临床上往往见到两种以上脉象的综合,如浮数、沉细而迟等。脉象虽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必须结合其他诊法...
...儿科著作。①清·任赞撰。二卷。刊于1789年。上卷论儿科诸病诊法及证治;下卷治疗方剂,系作者选辑前人儿科论着并附个人心得写成。②恽铁樵撰。八卷。本书主要介绍种痘和痧疹、惊风二病的病因和治法。皆系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现有1936年《药盦医学...
...儿科著作。一卷。不注撰人。成于明代,薛己注。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首载儿科面部色诊并治验30余则,次述小儿指纹诊法并治验10余则,末附儿科常用方剂60余首。本书对于小儿望诊论述较详。后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现有明刻本及《薛氏医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