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_《千金翼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曰∶妇人之病难疗,比之丈夫十倍费功。所以古人别立妇人之方焉。是以今方具在四卷,一卷泛疗妇人,三卷专论产后。好学人宜细意用心观之。乃得睹其深趣耳。...

http://qihuangzhishu.com/120/1007.htm

色脉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循环血量的大部分(约70%),观察静脉做为诊断依据在《内经》亦有论述,如《灵枢·尺篇》:“鱼上白内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灵枢·经脉篇》:“凡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现代临床诊疗工作中,中医亦使用一部分现代医学的病名诊断。这就与中医的珍法包括脉发生了交叉重复等问题。因为为了明确西医性质的病名,需要现代医学的指标,而在治疗中,又需要明确的中医诊病辨证,否则将是无法合理使用中医中药等疗法的。 在辨证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舌下络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与脾肾极为相关。此外,舌下络脉暴露充分,是观察周围循环的良好部位,尤其是反映血液病的首选之处,因最能灵敏反映血液的虚实寒热,故血瘀最有早期预报价值。如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即有舌下络死胎瘀血的记载:“身重体热、寒频,舌下之脉黑复青...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7.htm

小便不通_《仁术便览》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利之。沙糖汤调牵牛末二三分,或山栀之类。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孕之妇,多患小便不通,胞被胎压下故也。转胞,用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甘草、姜、枣煎汤,空心服。一妇人脾痛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气滞于下焦,以二...

http://qihuangzhishu.com/671/691.htm

肉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胃气为本.观形当以肌肉为先也.若夫形肉已脱.九候虽调.圣人不曰可生.而曰犹死.则是肌肉之消长.尤关胃气之有无矣.之之法.其可不讲乎.析而言之.如形充而大肉 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肥而泽者.血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38.html

施杞_七、妇人劳损,不忘调摄冲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明代万密斋在《万氏妇人科》中曰:“夫男夫女,均禀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后,男则气血俱足,女则气有余而血不足也”。薛已在《校注妇人良方》中也说:“大率治病,先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女子调其血。气血者,人之神也。然妇人以血为其本,苟能谨于调护,...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7-7.html

妇人规》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上卷\总论类 妇人九证 难易 上卷\经脉类 经脉之本 经脉诸脏病因 经不调 调经外备用方 血热经早 血热论外方 血热经迟 血寒经迟 血寒外方 血虚经乱 肾虚经乱 经期腹痛 经痛...

http://qihuangzhishu.com/717/index.htm

原篇_《外经微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雷公曰问于岐伯曰:五脏六腑各有原穴,之可以知病,何也?岐伯曰:诊脉不若原也。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原者,脉气之所注也。切脉之法繁而难知,切腧之法约而易识。雷公曰:请言切腧之法。岐伯曰:切腧之法,不外阴阳。气来清者,阳也。气来浊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62/53.htm

《广嗣要语》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总论 调理精血 直指真源 男女服药 交会宜忌日 妇人有妊歌 妊娠杂病并产生死二歌余不能尽录也 调元 调经 安胎 便产 转女为男法 附方 集验方 广嗣附方 附一篇 童壮 衰老 ...

http://qihuangzhishu.com/265/index.htm

共找到108,1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