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卷一 第一 伤寒脉总论歌 第二 伤寒病证总类歌 第三证 表证歌 第四歌 第五证 表里寒热歌 第六 表里虚实歌 第七 急救表里歌 第八 无表里歌 第九 表里水歌...

http://qihuangzhishu.com/862/index.htm

生善泻心汤_《临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矢气频频,口苦。舌淡红少苔,脉沉缓。诊腹,心下痞软,脐周无抵抗。属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心下痞也。盖胃不和,谷不消,则嗳腐食臭;脾不运,湿不化则肠鸣泄泻。治当健脾散结,苦辛消痞。拟主姜泻心汤加味:生姜12g 炙草10g 黄芩6g 黄连6g ...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20-3.html

四生丸_《临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0g 生南星10g 生白附子10g 生姜6片三剂二诊:眩晕大减,再未跌仆,颤抖、麻木亦明显减轻。惟情志不舒时症有反复,脉象弦滑,仍属肝气郁结也。上方加枳壳15g ,柴胡10g ,甘草6g ,三剂。后陪友来诊,知偶尔颤抖、麻木外,眩仆再未...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42-6.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变由于治疗上的错误或病者正气不足、调理失宜等原因。 【变】 由于治疗上的错误(如不适当地使用汗、吐、下等法,或实证而用壅补等)或病者正气不足、调理失宜等原因,使疾病由实转虚或由简单转为复杂的情况。例如伤寒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心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94.html

柴胡桂枝干姜汤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沉弦。腹诊:心下冲逆悸动。沉主里,弦应肝,今从脉症分析,胸胁苦满者,郁也;心烦口苦者,火也;食冷泄泻者,寒也。结合病史,此乃惊气所伤。惊则气乱,郁则气结,一乱一结,故有上述怫郁逆乱、寒热错杂之。治当舒肝解郁,镇惊安神。拟柴胡桂枝干姜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12.htm

脾肾两虚血瘀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腰脊酸痛,饮食不思,少腹阵痛,痛后出血,色暗夹块,块下痛减。切诊脉象沉弦,少腹急结。观其脉症,属脾肾两虚,胞宫宿瘀。治当逐瘀推陈,若瘀荡尽,新血自可归经。然活血宜行气,气行血则行,逐瘀须补血,血足瘀方尽。唐宗海《血证论》亦云:“不补血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41.htm

用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为厥阴病。半表半里当治以“和”法。 ●对于复杂病症,难以直接根据条文提纲判断是否属于半表半里的,可以采取排除法。即排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32.html

问从脉不从不从脉_《诊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问古人治例.有从不从脉.从脉不从.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此节庵先生以南阳治例.下一注脚也.惜乎有所未尽耳.盖从证从脉.各有其方.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

http://qihuangzhishu.com/845/18.htm

什么是少阴热化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少阴热化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候。 【概念】少阴热化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18.html

理中汤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难忍,该村合作医疗所注射阿托品,不得缓解。就诊时难以安坐,两手捧腹。蹲于地上。望其面色苍白,鼻头微青,舌淡红润,苔白滑润。切得脉象沉紧。诊其腹,满腹拒压,手不可近。此寒邪直中太阴,脾家虚寒也。《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15/84.htm

共找到64,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