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冠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再自序 合论诸书之得失以示初学之从违(四条) 论读医书之难 论诊病须知四诊 论《景岳全书》 论金匮肾气汤 论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 附录 王子圣大归芍汤 张洁古芍药汤 附论噤口痢 ...
...为之一开。至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不禁抚卷流连,豁然大悟。”杨栗山认为:“论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所从出之源,变证之总。”“千古疑案,两言决矣。”由此他将伤寒与温病进行了因证脉治的详细分析,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
...遇。亦顾家罔顾身之炯戒矣。治法详阴病论。胡卣臣先生曰。论病从外灼内。因流识源。精鉴全非影响。...
...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可见问诊是医生的基本诊断手段,医患之间的信息沟通首先表现在医生通过“问诊”可以更全面地获取病情资料。所以医患交流的内容要求全面,不可遗漏重要线索,这一点从张介宾的《十问歌》便可管窥一二。内容全面...
...伤暑条辨第一伤暑初起,无汗恶寒,头痛身热,渴不引饮,舌白呕恶,此邪初袭卫。宜用香蕾饮(1)加杏仁、薄荷、通草、豆卷,连翘、大力、丝瓜叶等味,汗解可也。暑必挟湿,先伤气分。凡人静坐纳凉,暑风乘袭,肌表因之,阳被阴遏,腠理闭郁,发为头痛身热,...
...,冲肺者十全一、二。又产后口鼻起黑色而鼻衄者,是胃气虚败而血滞也,急用人参苏木,稍迟不救”。愚按产后原有瘀血上冲等证,张氏论之详矣。产后瘀血实证,必有腹痛拒按情形,如果痛处拒按,轻者用生化汤,重者用回生丹最妙。盖回生丹以醋煮大黄,约入病所而...
...寒热同形者,寒极似热,阴寒逼其微阳外越也;热极似寒,所谓热深厥深也。更有久服温补,清浊混处,畏寒异常,攻以寒下之剂,而阳达寒退者。前人之名论、治案伙矣。同病者,真寒、真热二气并见也。如伤寒大青龙证,是寒束于外,卫陷于内,而化热也。其人必...
...难治。医药伤者,表邪未清,留于肺络,误服寒凉清降,邪必从皮毛陷入。亦有因寒凉伤胃,胃输寒气于肺,皆能令人咳嗽不休。或风热误投辛散,而伤少阴之经,必先吐脓血,而后泄泻,或汗下失于调养,而伤其营卫,必先微寒数热,而后咳嗽。若兼目疾房劳伤者,治以...
...作者:高秉钧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例言 卷上 疡证总论 疡科调治心法略义 申明外疡实从内出论 辨脑疽对口论 脑疽后论 辨百会疽玉枕疽论 辨夭疽锐毒虚实论 辨大头瘟抱头火丹毒论 辨鬓疽额疽论 辨凤眉疽...
...平无水者,或里红外黑者,此由皮肤闭密,滞而不行,痘毒郁而不散耳,治宜辛凉解肌,外水扬汤浴之。一痘红活充肥,以指捺之随破者,此血有余,而气不足也,宜凉血补气,否则,后必痒塌。一痘久遇阴雨而不能起者,治宜发表,而兼燥湿。一痘因内伤饮食,是以腹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