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为大青龙汤。伤寒论中用大青龙汤者有二节。一为第三十七节。其节明言太阳中风脉浮紧。夫伤寒论首节太阳之脉曰浮,原统中风、伤寒而言。至第二节则言脉缓者为中风,是其脉为浮中之缓也,第三节则言脉阴阳俱紧者为伤寒,是其脉为浮中之紧也。今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8-54.html

金匮玉函要略综概_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案张仲景自序曰.作伤寒杂病合十六卷.而梁七录.张仲景辨伤寒十卷.新唐艺文志.伤寒卒病十卷.此乃今所传伤寒论.所谓十六卷中之十卷.其六卷.则杂病.即今金匮要略.其遗佚者.(元邓珍序中亦尝之)考千金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jiyi/626-6-0.html

尚论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01.htm

尚论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82.htm

口齿--现存最早的一部口齿专书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东汉时著名医家张仲景撰著口齿一卷(后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口齿专书。 东汉时著名医家张仲景撰著口齿一卷(后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口齿专书,可惜已亡佚,不详其内容。我国现存最早的口齿专书当是明代医学家薛己所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0.html

经方_方药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称为经方。一般所说的经方系指第三说(清·...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fang-597.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仅清代前、中期流传至今的伤寒论研究著作在百种以上。 首先是明代已显端倪的学术之争,到了清代则更为明朗。主张错简重订或主张维护旧有编次的不同医家,观点都比较强烈,均竭力宣称自己最能反映张仲景的原意。清代主张错简重订的代表医家是喻昌,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金匮玉函要略综概_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案张仲景自序曰.作伤寒杂病合十六卷.而梁七录.张仲景辨伤寒十卷.新唐艺文志.伤寒卒病十卷.此乃今所传伤寒论.所谓十六卷中之十卷.其六卷.则杂病.即今金匮要略.其遗佚者.(元邓珍序中亦尝之)考千金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隋...

http://qihuangzhishu.com/626/4.htm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而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 温病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39.html

张仲景蜂蜜治便秘_趣味中医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50/2.htm

共找到469,6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