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流派--葛可久治肺痨缪希雍气血李中梓先后天叶桂杂病四说王泰林治肝三十法_【中医宝典】

...葛可久治肺痨 葛可久(1305-1353),名干孙,元·长洲人。父、叔皆当时名医。干孙由儒而医考究方脉三十余年,学识渊博。着有《医学启蒙》、《经络十二》及《十药神书》等。现存者仅《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着。本书载有十灰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99.html

中医告诉你什么是气血津液辨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辨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但气病临床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98.html

经络的组成和作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表10-1 经络的组成经络经十二经脉意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又称正经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干道特点-分手足三阴三阳四组,与脏腑连属,...

http://qihuangzhishu.com/93/3.htm

经络·阴阳·虚实的现代诠释_【中医宝典】

...几何学》及由它引伸的哲学思维《分形》和中国老子的“以无为有”的方法论,则有利于认识人体的间隙系统,也即中国中医学说中的经络系统的存在。时进纳米时代,忽视生命体中间隙网络的必然存在及它的作用,会推迟人类对自身及生命奥秘认识的科学进程。经络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12.html

奇经八脉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外侧,伴足 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78.html

痈疽当经络_《格致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阳经、六阴经之分布周身,有多气少血者,有少气多血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也。若夫要害处,近虚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经之言未闻也。何则?诸经惟少阳、厥阴经之生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其血本少,肌肉难长,疮久未合,必成死证。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gezhiyulun/339-27-0.html

中医部位养生之六大身体部位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等也有防治作用。 六、脐部的保健特区 肚脐又名气舍,是真气的贮存之处,被养生学家视为保健“要塞”。肚脐为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作用。中医常用药物敷贴或针灸、热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184.html

中医推拿常识_中医疗法中医推拿_【中医宝典】

...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50.html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96.html

痈疽当经络_《格致余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六阳经、六阴经之分布周身,有多气少血者,有少气多血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也。若夫要害处,近虚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经之言未闻也。何则?诸经惟少阳、厥阴经之生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其血本少,肌肉难长,疮久未合,必成死证。其...

http://qihuangzhishu.com/339/27.htm

共找到225,8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