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相迎的解释_倒屣相迎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三国志·魏书·王粲:“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http://hanwen360.com/cy/381037.html

要言不烦的解释_要言不烦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三国志·魏书·管辂:“晏含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也。’” 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百读不厌!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http://hanwen360.com/cy/195636.html

坚壁清野主义原文-出自_【鲁迅全集】

...“坚壁清野” 语见三国志·魏书·荀蔼传 “俎豆之事”等语,见论语·卫灵公原文无“丘”字)。是孔丘回答卫灵公的话。俎、豆,古代礼器。 关于禁止女生往娱乐场的新闻,见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北京京报:“教部昨饬京师学务局,...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html

所向无前的解释_所向无前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所向: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 三国志·魏志·鲜卑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恃勇锐冲锋出战,指征途~。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

http://hanwen360.com/cy/167812.html

下笔成章的解释_下笔成章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将来未可限量。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http://hanwen360.com/cy/283002.html

魏书在线阅读

...,其中北魏部分基本上是魏书的节录。因此,魏书是现存叙述北魏历史的最原始和比较完备的资料。 书中记载鲜卑拓跋部的早期活动,多少反映了拓跋部的社会面貌,提供了由氏族、部落到国家发展过程的材料。 北魏承「十六」之后,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68.html

先主(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_史书_【文学360】

...,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昔周有乌鱼之瑞,咸曰休哉。二祖受命,先著,以为征验。今上天吉祥,群儒英俊,并起、孔子谶、记咸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602.html

掩目捕雀的解释_掩目捕雀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三国志·魏书·陈琳:“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http://hanwen360.com/cy/329845.html

妃嫔(原文)-出自三国志吴书_史书_【文学360】

...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早卒。后十余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 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祖父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琨。琨少仕州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620.html

只解沙场为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类型:抒情 生活原文如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http://wenxue360.com/mingju/2063.html

共找到893,7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