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疫兼痢,发热身痛,渴躁满吐,最为危急,宜槟芍顺气汤∶槟榔、白芍、枳实、浓朴、大黄,生姜煎服。疫兼水肿,宜小承气下之。阳证似阴,外寒而内热,则小便必赤,最易辨也。阴证似阳,此伤寒有之,瘟病无有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03/78.htm

太阳要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前面我们讨论了太阳机,现在又谈论了太阳时相,应该可以给太阳作一个总结概括,看看太阳的要素有哪几点,或者说太阳最一般的东西有哪些。依我所见,太阳的要素应有如下三点:其一,位在表。也就是说太阳的定位主要是在表系统里,表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10.htm

夏伤于暑大意_《时》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袭人,即俗称为龌龊也。此皆季夏由暑气所伤之证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热,仲夏之霉湿,亦当论治。盖疰夏者,因时令之火为。热病者,因冬时之伏气为。霉湿者,入霉之后,梅雨淫淋,感其雨湿之气为。斯三者,附于兹,则夏令之,皆全备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10/49.htm

·素问·黄帝内经

...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鑱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帝曰: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 岐伯曰: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

http://wenxue360.com/guji/1010.html

·素问·黄帝内经

...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鑱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帝曰: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 岐伯曰: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010.html

风寒_《时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以其能统诸气也。春令之风,多兼温气;夏令之风,多兼暑气;秋令之风,多兼湿气;冬令之风,多兼寒气。今风寒之,不于冬而论于春令者,盖以风为重耳。如冬令之风寒,以寒为重,以此别之。在春令,则辛温不宜过剂。如在冬令,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47/44.htm

李继江痰奇证_《寓意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遇。亦顾家罔顾身之炯戒矣。治法详阴。胡卣臣先生曰。从外灼内。因流识源。精鉴全非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748/59.htm

内经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疾病 ;病因;机;治则;治法 《内经》中的七篇大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为《内经》主要学术内容之一。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与《内经》其它篇章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兹探析如下。 (1)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风温_《时》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之人,最为切要。试观病势由渐而加,其因于劳苦者可知;一津液即伤,变证迭出,其因于冬不藏精者又可知。凡有一切温热,总宜刻刻顾其津液,在阴虚者,更兼滋补为要耳。又问∶风温之病,曷不遵仲景之训为圭臬?今观是,并未有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

http://qihuangzhishu.com/710/8.htm

辨论_《伤寒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近世常行煮散,古方汤液存而不用。盖古方升两大多,或水少汤浊,药味至浓。殊不知圣人专攻一,决一两剂以取验,其水少者,自是传写有舛,非古人本意也。唐自安史之乱,藩镇跋扈,至于五代,天下兵戈,道路艰难,四方草石,鲜有交通,故医家省约,以汤为煮...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ongbinglun/746-9-10.html

共找到184,2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