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嗅气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口气 酸馊者是胃有宿;臭秽者多属胃热;腐臭者,可为牙疳或内痈。 2.汗气 汗有腥膻味为湿热蕴蒸;腋下汗臭者,多为狐臭。 3.痰涕气味 咳唾浊痰脓血,味腥臭者是肺痈;鼻流浊涕,黄稠有腥臭为肺热鼻渊。 4.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为肠有积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58.html

闻诊之嗅气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口气 酸馊者是胃有宿;臭秽者多属胃热;腐臭者,可为牙疳或内痈。 2.汗气 汗有腥膻味为湿热蕴蒸;腋下汗臭者,多为狐臭。 3.痰涕气味 咳唾浊痰脓血,味腥臭者是肺痈;鼻流浊涕,黄稠有腥臭为肺热鼻渊。 4.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为肠有积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1.html

鱼中毒及不消方五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今录验疗 伤毒欲死方。取鲛鱼皮烧之,无皮,坏刀装取烧饮服之, 鱼皮也诸鲍鱼中毒亦用之。(千金同)千金疗鱼中毒方。煮橘皮,停冷冻饮料之。又疗鱼 及生肉住胸膈中不化,吐不出,便成症瘕方。浓朴(炙) 大黄(各二两)上二味以酒二升,煮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21/847.htm

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痂既落,有因中气暴虚而不能食者,宜人参白术散调养之。如素不能而痂后倍食者,是因津液暴亡,邪火杀谷,其人必便难,口渴烦燥不宁,治宜利之,否则,胃热不去,郁为口臭齿烂,或流散四肢,为痈疽肿毒矣。惟脾胃素壮能食者,纵有便难之后,不可概论,即倍...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717.htm

丘和明_【中医宝典】

...丘和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血证组组长,中国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丘和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学》、《血证要览》《中医名言录》等,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糖尿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80.html

狗猪不其余的解释_狗猪不其余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其余。”...

http://hanwen360.com/cy/293512.html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_血小板增多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原明不明的异常增生。 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血瘀,血瘀可因寒凝,气滞,气虚,热邪,阴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唐容川《血证论》将消瘀列为治血证四法之一,探讨了瘀血与出血的关系。强调“凡瘀血,急以祛瘀为要”,认为“吐觑、便溺,其血无不离经,凡...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XueXiaoBanZengDuo339416.htm

《血证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3.htm

《血证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87.htm

《余无言医案》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痉病 恶寒(阳虚恶寒证) 善饥(急性善饥证) 麻疹 麻疹夹重证 麻疹热厥险证 麻疹喘促险证 痘疮 痘疮实热险证 痘疮虚寒险证 漏经 多年漏经证 产后漏血证 阴 挺 疔痈 疔疮走黄险证 项疽及诸痈证 肝 痈 肠痈(肠痈化脓证) 诊余漫话 ...

http://qihuangzhishu.com/1038/index.htm

共找到112,3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