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桂枝加大黄汤,皆以芍药为主药,而其证如此。由是观之,主治结实而拘挛也明矣。【互考】小建中汤,《伤寒论》不备其证。是以世医不获方意,以为补剂,故其所施也,竟无效焉?为则按∶此方出自芍药甘草汤,故主治诸病腹拘急而痛者也,学人正焉。芍药甘草...
...。桂姜草枣黄辛附汤证,不具也。说在术条下,故不复赘焉。【辨误】今之为医者,其用药也,瞑眩则栗,遽转其方,何无特操之甚也。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余每读书到于此,未尝不废书抵掌而欢。圣哲之言,信而有征也。仲景之为方也,亦有征矣!请举其一二...
...。患者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头汗蒸蒸,舌红少津,脉象洪数。此太阳病汗不得法,致邪传经入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也。遂书:党参15g ,石膏30g ,知母10g ,甘草6g ,粳米30g 。彼虑中药不能速效,惧黑夜漫长,焚灼难熬,不欲购药。此前,余...
...天气寒凉汗不易出,恐但服越婢汤不能得汗,故以西药之最善发汗兼能解热者之阿斯匹林佐之。 【复诊】 将药服后,汗出遍体,喘息顿愈,他证如故,又添心中热渴不思饮食。诊其脉仍无火象,盖因痰饮多而湿胜故也。斯当舍脉从证,而治以清热之重剂。 【处方】 ...
...,属表寒里热证,治宜表里双解,祛邪外出。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枳实10g 白芍15g 川军10g 甘草6g 一剂二诊:药后泄泻一次,脐周压痛消失。午后仍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思冷,皆一派太阳表实...
...时间,多在下午3时到9时之间。 阳明中寒证,不能进食,如果误用苦寒药泻热,就会产生呃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胃中虚寒的缘故。由于病人胃气本虚,又再用苦寒泻热,必使胃气更虚而产生呃逆的变证。 阳明病,脉象迟,饮食不能吃饱,如果饱食就会微感心烦、...
...时间,多在下午3时到9时之间。 阳明中寒证,不能进食,如果误用苦寒药泻热,就会产生呃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胃中虚寒的缘故。由于病人胃气本虚,又再用苦寒泻热,必使胃气更虚而产生呃逆的变证。 阳明病,脉象迟,饮食不能吃饱,如果饱食就会微感心烦、...
...喉证以古方治之不效,不如以热药从治者,杀人愈速,不可不知。)而不知麻证不早透发,以致毒邪攻喉而死。其实非喉证也,而以喉证之药治之,岂能有效乎?是以治喉痛者,必先辨其是否麻证;如果麻也,用夏禹铸天保采薇汤方加减治之,无不透发而愈者。即喉痛目赤...
...,用附子汤主治。 少阴虚寒证,腹泻,解脓血粘液便的,用桃花汤主治。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取一半入煎,另一半筛末冲服干姜一两粳米一斤以上三味药,加水七升煎煮,至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每次取七合,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温服,一日服三次。 少阴虚寒...
...,用附子汤主治。 少阴虚寒证,腹泻,解脓血粘液便的,用桃花汤主治。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取一半入煎,另一半筛末冲服干姜一两粳米一斤以上三味药,加水七升煎煮,至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每次取七合,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温服,一日服三次。 少阴虚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