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_四、 临证三,衷中参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论治”是“辨证”的目的。病,是对局部病理状况的辨识;辨证,是对全身状况的辨识。两者的结合,使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更精确化,经常在辨证结合病的同时,还结合了该病的分型,即与型相结合。例如,在颈项强痛中辨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3-4.html

咽喉虚实总_《重楼玉钥续编》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书云∶咽喉十八,皆属于火,此言其大略也。然火有虚实之分,证有寒热之别,尤有内因、外因之殊,及看舌胎苍老娇嫩之,临证审明,复切脉之虚实,有力,无力脉与合,然后立方施治,未可概执为风热实症也。今时之人,本质肾阴不足居多,而喉属实者少。...

http://qihuangzhishu.com/831/16.htm

张氏无治之症_《白喉条》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白喉本无坏病.不识本源.适足碍事.若经误治者.必危险.亦当悉心讲求.设法救补.慎不可泥张氏之言.委诸无治.所列之症十一条.详于下.一、白块自落此候极多.最不足怪.尝见有悬丁之旁.虚悬白片.色若鸡脂.遇大咳辄自落.其后亦无恙.余二小女...

http://qihuangzhishu.com/227/17.htm

李东垣甘温除热思想浅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问题试作分析。 时代背景 李东垣生活时代战乱纷繁,百姓流离失所,饥饱无时,因而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导致的脾胃病颇多。《内外伤惑论》曰:“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胃气亏之久矣。”此时治当固护脾胃。然医不察,妄用攻伐之药,致脾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16.html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浅析 病位 病性 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实质的认识要灵活地运用经方必须先明白六经的本质,胡希恕先生学宗仲景,深受王祥徵影响,兼采汤本求真之论,认为六经辨证不是脏腑辨证而是八纲辨证。《伤寒论》虽以六经分篇,如“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厥阴病脉证并治”等。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膏方进补也要辨证病_膏药用法_【中医宝典】

...虽能消除局部癌症病灶,或使瘤体缩小,但很多人并未从中获益,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并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因此,扶持正气、培补本元、辨证与病相结合是肿瘤患者膏方调治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扶正培本方法有: 健脾益气法:是治疗肿瘤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52.html

《三指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周学霆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72年 凡例八则 卷一 总论 脉学源流 定脉部位 尺寸解 六部脉解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 定至数 二十七脉名目 有胃气者生 脉贵有神 读缓字法 四时平脉 浮、沉、迟、数四大纲 浮...

http://qihuangzhishu.com/786/index.htm

《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周学霆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72年 凡例八则 卷一 总论 脉学源流 定脉部位 尺寸解 六部脉解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 定至数 二十七脉名目 有胃气者生 脉贵有神 读缓字法 四时平脉 浮、沉、迟、数四大纲 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index.html

秋燥条十一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秋燥条第一秋燥初起,头胀无汗,洒洒恶寒,翕翕发热,鼻呜干燥,舌白少津,此燥热伤气,邪尚在表。宜用蒌皮、沙参、甜杏、桔梗、桑叶、连翅、郁金,薄荷、鲜荷叶、枇杷叶、西瓜翠衣等味,辛凉透解也。此条乃燥之提纲。凡秋燥之来,必由秋阳太暴,致阳气...

http://qihuangzhishu.com/788/13.htm

辨论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冷麻痧之名,我崇俗流传已久。予自道光十八年始出临,虽有其名,却未见其 当时难以稽考。迨二十六年秋间,此大行,但见一派阴寒,并无纤毫痧秽其初病也,必先腕腹胀痛,继而吐泻大作,频频不已,遂致形肉顿瘪,目陷肢厥,烦躁不安,甚至手足拘攀,...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6-11.html

共找到109,4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