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欲知病脉,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脉,又写做“脈”,小篆作脉,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脉诊,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脉搏处,感知病人脉象的方法。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推理辨证治舌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脉象,正常有其诊断的作用,异常也有其诊断的作用。本案中,脉象没有典型的脾湿和心火脉象,但反过来,脉象也没有从反面反对辨为脾湿心火,这对辨证也是有用的。 泻黄散和导赤散两方都出自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也都是脏腑辨证论治下的产物。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405.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辨证,是运用藏象学说的理论,对患者的病证表现加以归纳,以辨明病变所在脏腑及其性质的辨证方法。脏腑辨证以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为临床分析辨证的依据。脏腑辨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辨证,也常用于外感病中作为辅助辨证方法。儿科...

http://qihuangzhishu.com/79/74.htm

六腑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不同之处,例如三焦是中医脏腑学说所独有的;又如中医所说的六腑,联系到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其功能就可能和解剖学上同名的腑不完全相同,以胆为例,胆附于肝叶之下,是贮藏胆汁的,它和其他腑之传化水谷、糟粕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胆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074.html

协调脏腑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脏腑的生理,以“藏”、“泻”有序为其特点。五脏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传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5.htm

寸口脉脏腑分属的渊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脉脏腑分属导源于《内经》,有四段经文可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素问·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9.html

产后三急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产后三急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产伤脏腑,脾胃益虚,不能运化水谷,水谷不化,以致泄泻。认为产后机体素弱,或产妇患慢性肠炎,肠道植物神经衰弱等疾病,易患腹泻。临床表现为产后大便次数增多,有时稀溏,有时干燥,脘腹胀满,纳谷不香,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缓弱。治宜健脾和中...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ChanHouSanJi252053.htm

躯壳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致病必有因,因受病之处则各有部位。今之医者曰∶病必分经络而后治之。似矣,然亦知病固非经络之所能尽者乎?夫人有皮肉筋骨以成形,所谓躯壳也。而虚其中,则有脏腑以实之。其连续贯通者,则有经有络贯乎脏腑之内,运乎躯壳之中,为之道路,以传变周流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3-2.html

脏腑相合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指脏腑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影响。人体脏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脏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和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109/309.htm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一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二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三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四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五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六 五脏泻方 七 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八 二旦六神大小汤 九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附录 《辅行诀脏腑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fuxingjuezangfuyongyaofayao/index.html

共找到26,7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