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十章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一原则,如果讲起理论来,或者作一学术性的文字报告,那就太多了,不是这里所能尽述的,现在只好举出一个人的故事来作说明。 前面曾经说过,老子的著作只有五千字,而后世研究老子的著作,可能有几千万字,倘使老子今日犹在,看了这些后辈们洋洋洒洒的大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7.html

第五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故反,嗄音户。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二十二昔曰“螫”,施只切。按古有去声,当与御部并收。老子玄符篇“毒虫不螫”,与据、搏(音布)协。孔广森诗声类(九)鱼类曰古文去通协者,老子“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邓廷桢曰螫、据、搏、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1.html

苏轼的故事_文学家_【文学360】

...1、苏轼智慧故事苏东坡妙堵后门 2、苏轼智慧故事苏东坡巧骂贪官 3、苏轼故事苏轼“欺”师 4、苏轼故事东坡肉的由来 5、苏轼故事东坡鱼的由来 6、苏轼故事苏轼出人头地 7、苏轼故事苏轼生死一线 8、苏轼故事“尸骨”未寒 9...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97.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道的名称之外,尚有几个与它同义的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说宇宙是无限的扩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第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致虚极,守静○。 谦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笃”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俯本均作“○”。字鉴曰“笃,说文‘马行顿迟,从马,竹声。’俗作○。”又室町本“极”字“笃”字下有“也”字。 谦之案老子言“虚”共五见,惟五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2.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

...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9.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章评析

...在《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看来,人欲真是可悲的心理行为。不过,也许有人会说,人欲正是可爱的动力,人类如果没有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岂不沉寂得像死亡一样的没有生气吗?是与非,真难说。且让我们转一个方向来反映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说法吧! 首先,我们要确定“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第四十一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鱼、虞同,而古音皆在侯部,其从俞声、禺声之字,并当侯。……老子“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若隅。”谷、辱、足皆侯部之入声,偷、渝皆侯部之平声,而隅与之为韵,则从禺声之字皆隅之类,不但如唐韵厚部所收之偶、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共找到507,8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