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害空窍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邪害空窍指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病变。 【邪害空窍】 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92.html

下损及上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下损及上指虚损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病变。 【下损及上】 指虚损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证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87.html

内寒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内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脉沉迟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26.html

风疹因病分析_皮肤病_【中医宝典】

...风疹病因以感受风疹时邪为主。其主要病变在肺卫。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属卫司表。时邪自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正邪相争,外泄于肌肤。如《普济方·风瘙瘾疹》所指出:“夫小儿风瘙瘾疹者,由邪风客于腠理,搏于营卫,遂传而为热,,熏散肌肉,溢于皮肤,...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371.html

山岚痹气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山岚痹气又称“痹毒”。 【山岚痹气】 又称“痹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而产生一种邪,类于自然疫源性质,通常指多是疟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2.html

胁痛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 胁痛基本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着、湿热蕴结所导致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而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2.html

小儿川崎_儿科结缔组织_【中医宝典】

...,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以亚裔人发病率为高。好发于2个月至10岁小儿,尤其是4岁以内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 5:1。急性期约2周,亚急性期3-4周,恢复期5周至数年。 因病分析 感受温热邪毒,循卫气营血传变。 邪从口鼻而人,初犯肺卫,继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259.html

上损及下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上损及下指虚损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病变。 【上损及下】 指虚损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多种疾病总称。往往可由一脏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证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6.html

经络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是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病理变化。因此,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5.html

三因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条件结合发病途径分类方法。实际上内因主要指人正气盛衰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包括了体质、精神状态和抗病能力等。正气相对不足,是发病根据。至于气候变化,疫厉邪,外伤,虫...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91.html

共找到925,1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