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某,女,25岁,本院护士。产后体虚,腠理不固,伤于风寒,咳嗽不已。住院治疗七天,疗效甚微,求服中药。刻下,咳痰甚多,清稀白沫,倚息不得平卧,恶寒发热、汗出头痛等表证始终未解,口干思饮,舌边尖红赤,脉象浮数无力。观其脉症。知病在太阳,营卫...
...,血压不降,心怀忧惧,冀早得愈,求服中药。患者眩晕恶心,水肿畏寒,小便不利,大便如常,四末不温,饮食不思,舌苔润滑,脉象沉细。观其脉症,此汗不如法,损伤肾阳,气化不利,水饮泛滥证也。温肾回阳,四逆汤为优;化气利水,五苓散领先。然四逆汤回阳而...
...五剂,咳喘明显减轻,夜能安睡。早晚遇风仍咳喘,痰多,汗出。风邪未尽,湿痰尚盛。上方加茯苓、陈皮、法夏,以除湿化痰。处方桂枝6克 白芍6克 大枣10克 生姜10克 厚朴4克 杏仁6克 紫菀6克 防风3克 法夏9克 炙甘草3克 云苓12克 陈皮...
...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 通用名称:小儿咳喘灵颗粒 汉语拼音:Xiaoer Kechuanling Kele 剂型:颗粒剂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 【用法...
...水液停聚证是指由于外感病因辨证/六淫,内伤七情,影响到肺、脾、肾对水液进行正常的输布排泄所引起的疾饮、水肿等病证。水液停聚主要表现为痰、饮、水、湿四种,湿的表现类似于病因辨证/六淫湿邪的辨证,所以在这里着重介绍水肿与痰饮。 1.水肿 水肿...
...之表,其经行身之后,从头下至足,则头项痛,腰脊强之证见于项背也。恶寒证亦在表。盖伤寒恶寒,伤风恶风。太阳为寒水之经,凡见恶寒便为在表,最为的当。传至阳明之经,则不恶寒,便不宜发表。如有一毫头痛恶寒,尚在太阳,便是表证未罢,不可攻里。故戒曰∶...
...妇人经水适行,小腹作痛者,气血涩滞也。用四乌汤。经行而腹痛者,或属虚寒,然气亦能作痛,恐有血瘀气滞,不必骤补,先用四物加陈皮、香附,次用八物汤加香附。如泻者,先止其泻,而痛自止矣。有每遇经行,辄头痛心忡,饮食减少,肌肤不润泽者,宜加减...
...病证名。亦名经来泄泻。多因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经行之时,脾肾更虚而发病。脾虚者,症见月经将潮或行经期间,大便溏泄,或水谷不化,脘腹胀痛,神疲肢软,头重目眩,甚至浮肿等,治宜健脾渗湿,用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者,经前或经期大便溏薄,五更作泻,...
...升麻;经行量多色谈者,加荆芥炭9克、旱莲草15克、生地炭15克、阿胶9克(烊冲)。 2. 阴虚治法:滋阴养血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克 炙鳖甲12克(先煎)生地12克肥知母9克 地骨皮10克 丹皮10克 银柴胡9克 玄参12克...
...病证名。多因妇人体肥,痰浊壅遏胞宫,以致经血不得及时下达,故经行错后,血色淡,质稠粘,兼见平素带下量多,心悸头眩等。治宜健脾除湿,化滞导痰。方用六君子汤加苍术、香附、南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