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口㖞的别称。突发口唇歪斜之证。又名口㖞。《灵枢·经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详见口㖞条。...
...刺法名。《灵枢·经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劫为快之意,指于痛处取穴,用火针速刺即出的刺法。...
...腹痛,泄泻,痢疾,痛经,疝气,腹胀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外廉人体部位名。见《灵枢·经脉》。指外侧缘。外劳宫经外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
...生理机能的部分。《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结于脾,聚于阴器。”④器物。泛指有形的具体事物。《素问·六微旨大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⑤指身体。《伤寒论·序》:“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
...病证名。证见筋弛缓,收缩无力。“弛”同“驰”。《灵枢·经筋》:“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含义。中医溃疡多属虚证。治宜调补气血,醒脾健胃,组方可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外治可用各类去腐生肌散(膏)。如溃后仍焮肿而痛者,为热毒未尽,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证治可参见痈、疽、疮疡各条。溃疝病名。《灵枢·经筋》:“(疒贵)疝,腹筋急,引...
...医经著作。九卷。清·黄元御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将通行本《灵枢》81篇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注释,于中确有精辟见解,足以解悬。现有多种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
...医经著作。九卷。清·黄元御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将通行本《灵枢》81篇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注释,于中确有精辟见解,足以解悬。现有多种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
...·正骨心法要旨》:“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臑①肩以下、肘以上的部分。《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上臑儒,结于髃。”《类经图翼》则谓:“肩髃以下内侧对腋处,高起软白肉也。”②指肩下肘上之骨。《灵枢·经脉》:“肩似拔,臑似折。”淖泽①...
...·正骨心法要旨》:“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臑①肩以下、肘以上的部分。《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上臑儒,结于髃。”《类经图翼》则谓:“肩髃以下内侧对腋处,高起软白肉也。”②指肩下肘上之骨。《灵枢·经脉》:“肩似拔,臑似折。”淖泽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