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劫津之戒。杏仁 栀皮 香豉 连翘 郁金 淡芩□风温湿热,状如疟症。神昏妄言烦渴,已非表病。木防己汤主之。木防己 黑栀 土蒌皮 石膏 连翘 杏仁□脉右大,舌黄不渴,呕吐粘痰,神躁,语言不清,身热不除。此劳倦内伤,更感温邪,浓朴 广皮 ...
...僧元皎因赠】李昌符 此生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 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卷601_7【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李昌符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
...红叶乱朝霞。 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 卷8_5【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卷8_6【秋莺】李煜 残莺何事...
...《黄帝内经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说明伏气之为病也。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少阴,至春阳气开泄(泄:泄漏之意,阳气开泄,是说到了春季,就阳气升散,腠理开而汗液外泄。),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为...
...之暑者,其邪盛,患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时贤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病也。是时凉风飒飒,侵袭肌肤,新邪欲入,伏气欲出,以致寒热如疟,或微寒,或微热,不能如疟厘清。其脉必滞,其舌必腻,脘痞气塞,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
...叔和《序例》曰∶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气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考之《金鉴》,又谓∶春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据此而论,春有是病,而夏秋无是病也,其实夏令之寒,是为阴暑之病,秋月之寒,是为秋凉燥气,此分明夏秋不病寒疫,当宗《金鉴》之训,...
...一、概述土寄四季之末,四时皆有湿气。经谓:"秋伤于湿"。盖以大暑至白露,正值湿土司权故也。湿之为病有六,即: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湿温是也。伤湿有表里之分。表湿,由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从外而受。里湿,由于多食生冷瓜果,湿邪从内而...
...因为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有的人还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打麻将是一种娱乐活动,但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宜经常玩。 ⑴长时间打麻将时,坐位时间较长,影响全身血液循环,使双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或静脉压增高,致使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管内血液...
...之伏气稍轻,峻剂不宜孟浪。如无风寒所触者,仍归温病论治。此宜清凉透邪法,加蝉衣、栀、壳、治之。如有变证,可仿诸温门中及热病之法治之。但是病与秋时之晚发,相去云泥,彼则夏令之伏暑而发于秋,此则冬时之伏气而发于春,慎勿以晚发同名,而误同一治耳。...
...来向湖边始至诚。 男子登舟与登陆,把心何不一般行。 卷693_19【伤硖石县病叟】杜荀鹤 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 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 卷693_20【赠老僧】杜荀鹤 童子为僧今白首,暗锄心地种闲情。 时将旧衲添新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