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辨证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重编伤寒论大意)。现存康熙世德堂刻本、中国医学大成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7.htm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继吾志”。锡驹遵遗嘱,朝夕研读,并游名医张志聪门下,钻研伤寒,学乃大进,治疑难重症,药到病除,非时医所能及。撰伤寒论直解六卷,刊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本书以内经理论阐述仲景学说,深入浅出,联系实际,颇多启示。 高学山,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3.html

伤寒溯源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十卷,二十二篇。清·钱潢撰于1707年。钱氏认为世传的伤寒论刊本、注的条文,前后舛错,六经混乱。遂重予编订,详加诠释,各经皆列纲领,每方均有方论。其析义、辨误、论治,颇多独到的见解。...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95.htm

舒氏伤寒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记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门弟子的一些学术见解。收还补充伤寒论113方方论,将原方列于条文之下,阐析立方之旨、命名之义及药物性能。书刊行后,舒氏两次重订,后世流通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63.htm

舒氏伤寒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记述了舒氏本人及其门弟子的一些学术见解。收还补充伤寒论113方方论,将原方列于条文之下,阐析立方之旨、命名之义及药物性能。书刊行后,舒氏两次重订,后世流通为1770年再重订伤寒集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18.htm

伤寒溯源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十卷,二十二篇。清·钱潢撰于1707年。钱氏认为世传的伤寒论刊本、注的条文,前后舛错,六经混乱。遂重予编订,详加诠释,各经皆列纲领,每方均有方论。其析义、辨误、论治,颇多独到的见解。...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0.htm

医家小传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行方主次清晰,注解精省明白。实在为后世医家指出了一条准确把握伤寒论金匮两书精华的有效途径。(四)对传统中医治疗经验和基本治疗方法的总结有七种:温病气篇时病气篇儿病气篇杂病治法篇脉法篇舌胎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3.htm

附子功效释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附子为下品。原文: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云其辛温,与现在的认识有差别,现一般认为附子乃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72.html

竹书纪年疏证_竹书纪年疏证

...疏證除廣倉學宭叢書外,有遺書,曾兩次印布;初名王忠愨公遺書,所收疏證係鉛印本;續印名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係石印本。今據遺書互校,有初印不誤而續印諸誤者,亦有續印改正者,皆擇是而從,其有兩皆誤,或所據今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9556.html

伤寒论编次辩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祖伤寒论,其中条绪井井,原系本文,非叔和所能编次。盖谓断简残篇者,是因讹传讹也。如、湿、渴三种,非伤寒之病,因病在太阳而与伤寒相似,故先提出于太阳篇外。温病风温,原因伤寒所致,然非卒病之风寒,故先分别于太阳篇中。太阳为诸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54.html

共找到491,2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