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通。后不知所终。 唐京师奉恩寺智严传释智严。姓尉迟氏。本于阗国质子也。名乐。受性聪利。隶鸿胪寺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而深患尘劳唯思脱屣。神龙二年五月奏乞以所居宅为寺。敕允。题牓曰奉恩是也。相次乞舍官入道。十一月二十四日。墨制...
...适足以为身之愧。尚敢以为亲之显哉!呜呼,自通而上,其行事见于史,自安福府君而下,遭世故无所施焉。某不幸幼孤,不得备闻祖考之遗德,然传于家者,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吾先君诸父之所以行于其躬,教于其子弟者,获承其一二矣。某又尝...
...隐括两家,异同悉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兰仍伏听。学者以此益奇之。而辩能饰非,好为诡说,由是业不久传。而气陵牧守,不屈王侯,竟不仕而终。 刘兰,武邑人也。年三十余,始入小学书《急就篇》。家人觉其聪敏,遂令从师。受《春秋》...
...司马炎执柄 国号为西晋 曾事魏为臣 三国遭吞并 王裒[pou]为父仇 不受晋征聘 阮籍[ji]与刘伶 纵酒陶情性 竹林号七贤 放诞无拘禁 毕卓吏部郎 盗酒成话柄 王衍多清谈 王戎多鄙吝 王祥昔卧冰 得鱼痊母病 位传孝惠帝 痴愚何太甚 上苑...
...牝。未重空门。所司希旨奏。外国蕃僧遣令归国。行有日矣。 侍者闻智。智曰。吾是梵僧且非蕃胡。不干明敕吾终不去。数日忽乘传将之雁门奉辞。帝大惊。下手诏留住。初帝之第二十五公主甚钟其爱。久疾不救。移卧于咸宜外馆。闭目不语已经旬朔。有敕令智授之戒法...
...韩方明,唐代贞元年间书法家,生平事迹不详。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 《授笔要说》一篇,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
...夫伤寒病之说,始自黄帝已开其端,主仲景方陈其条目,后世肤浅之学莫知其数。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可下之,或云∶不可汗,或云∶不可下,即未尝有温中之说。仲景《伤寒例》云∶尺寸俱沉细,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厥阴...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也,晋散骑常侍统之十世孙。五世祖湛,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忠简公。祖蒨,梁光禄大夫,有名当代。父紑,本州迎主簿,少居父忧,以毁卒,在《梁书孝行传》。 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至性。舅吴平光侯萧劢,名重...
...顺风阿意,背直从曲,更是甲令虚设,将谓礼院无人,何以激扬雅道,顾视同列?请依思古谥议为定。 ◇ 录东皋子答陈尚书书略 东皋先生讳绩,字无功,文中子之季弟也。弃官不仕,耕於东皋,自号东皋子。贞观初,仲父太原府君为监察御史,弹侯君集,事连长孙太尉...
...宗旨,非各家之宗旨也。锺元杂收,不复甄别,其批註所及,未必得其要领,而其闻见亦犹之海门也。学者观羲是书,而后知两家之疎略。 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