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一个APD中,ERP数值大,就意味着心肌不起反应的时间延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图22-1 浦肯野纤维的快反应与慢反应电活动A快反应 B慢反应...
...冠心病可有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并发症。 1.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引起最多,占3/4以上,在所有冠心病死亡者中50%~70%为猝死。美国Lown报告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心脏...
...平时从事的健身运动对抗性不强,危险性也小,但不能说普通健身运动就绝对安全无忧了,还是应该注意避免一些可导致心脏意外的诱发因素,如感冒、发烧或者饭后立即运动等。 运动猝死者是否存在某些先期隐匿的症状呢?浦教授说,长期疲劳、头晕、胸痛、气短、心悸...
...首发表现。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机会很低,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将很快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因此,猝死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大量吸烟、高血压、心脏肥大、过度肥胖、过度紧张的...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无痛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增加。石家庄市中医院李智滨等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病涉及代谢系统及心脏神经系统两个方面,系脉络瘀阻、失于荣养所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在...
...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一项对88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析表明,并发心律失常者占56.8%,其中房颤占23.9%,期前收缩占17%,束支传导阻滞占11.4%,房室传导阻滞占4.6%。 2.心力衰竭 有报道显示35%~50%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室很少受累。显着特点为右室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搏出量减低,右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量增多,右室腔扩大,进而发生右心衰。部分患者发生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多由折返引起,常致猝死。...
...控制者;②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通道快速传导,心室率极快者;③药物治疗无法显著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者;④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通道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亦应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 4.老年心律失常的康复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分类是根据药物主要电生理作用而区分的(表22-8)。第Ⅰ类钠通道阻滞剂,也称膜抑制剂,有局麻作用,对心肌细胞膜电位。相有直接抑制作用,此外有抗胆碱能作用,通过植物神经间接影响传导系统,减慢传导;对动作电位时间,4...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很多猝死的患者生前并没有明显的心肌炎表现,只是在尸检时发现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存在。国内报道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时,心脏猝死可达23.6%。 4.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迁延,可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