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采收。比如,麻黄10月份生物碱含量高,应在此时采收,但药农9月就开始采收,导致药材太青,生物碱含量太低,形成劣品。甘草应在春季采收,而现在夏、秋季收,导致质量明显下降。金银花应是分期采集花蕾,但有人却不分期采,将花蕾和刚开放的花及开放多时...
...苏子降气汤方用:紫苏子、前胡、制半夏、厚朴、当归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肉桂3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苏子润而能降,是止咳平喘之良药。治疗上盛(痰涎壅盛)下虚(肾阳不足)的咳喘症,余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
...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不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苏叶10g,甘草6g,砂仁10g,薏苡仁30g,大黄10g。本型的关键是湿浊化热,根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原则,治疗始终不离开利湿之剂,使湿从下行。湿为阴邪,虽有化热之象,但不宜过投苦寒伤阳之品。 (3)水气不化:水肿腰以下尤甚,胸腹...
...宜生用。生河西山谷积沙山及上郡。枝叶如槐状,结角如相思子。二八月采根。满家忌之,呕家无用。(按仲景治满家诸症,俱用之,是满家不忌甘草也。)甘草梢治胸中积热,止茎中疼痛。阴头生疮,蜜炙频敷。(验方第一。)代指肿痛,煎汤渍之。(第二。)阴下湿痒,...
...《时方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去节) 甘草(各三钱) 附子(一钱五分)煎法同上.《伤寒括要》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 附子 甘草少阴病.二三日.以此汤微发汗.以无表症.故微发汗也. 按少阴症脉多沉.若沉紧.不可汗.沉细数.为在里.不可汗.此症...
...代赭石汤证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乌头汤证曰∶疼痛不可屈伸。又云∶拘急不得转侧。以上十方,甘草皆三两。排脓汤证。阙。(说在桔梗部)谓胃承气汤证曰∶不吐、不下、心烦。桃核承气汤证曰∶其人如狂。又云∶少腹急结。桂枝加桂汤证曰∶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在沙荒地里种植的25000亩甘草,获得成功。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全师500000亩沙荒地退耕还林还草,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选自:新浪网 ...
...普济方》卷三九三:甘草丸【处方】甘草18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小儿无辜,面黄发直,时壮热,饮食不生肌肤,积经日月,遂致死。【用法用量】1岁儿服如小豆粒20丸,日3次,不妨食及乳,服尽更合。【摘录】方出《医心方》卷...
...目录 《中华本草》大树甘草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大树甘草 【拼音名】Dà Shù Gān Cǎo 【别名】当娜、树甘草、白头将军、木辣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