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擢用林豫札子》苏轼 元祐七年十月某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札子奏。 臣窃谓才难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财赋,除盗贼,干边鄙,兴利除害,常有临事乏人之叹。 古人有言:“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 所用非所养,所养非...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
...《南行前集叙》苏轼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 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 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 己亥...
...《转对条上三事状》苏轼 元祐三年五月一日,侍读苏轼状奏。 准御史台牒,五月一日文德殿视朝,臣次当转对,虽愚无知,备位禁林,怀有所见,不敢不尽,谨条上三事如左。 一、谨按唐太宗著《司门令式》云:“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
...《胜相院经藏记》苏轼 元丰三年,岁在庚申,有大比丘惟简,号曰宝月,修行如幻,三摩钵提,在蜀成都,大圣慈寺,故中和院,赐名胜相,以无量宝、黄金丹砂、琉璃真珠、旃檀众香,庄严佛语及菩萨语,作大宝藏。 涌起于海,有大天龙,背负而出,及诸小龙,...
...《明正(送于伋失官东归)》苏轼 世俗之患,患在悲乐不以其正,非不以其正,其所取以为正者非也,请借子以明其正。 子之失官,有为子悲如子之自悲者乎?有如子之父兄妻子之为子悲者乎?子之所以悲者,惑于得也。 父兄妻子之所以悲者,惑于爱也。 惟不与...
...《和咏二疏》苏轼 二疏事汉时,迹寓心已去。 许侯何足道,宁识此高趣。 可怜魏丞相,免冠谢陋举。 中兴多名臣,有道独两传。 世途方毂击,谁肯行此路。 是身如委蜕,未蜕何所顾。 已蜕则两忘,身后谁毁誉。 所以遗子孙,买田岂先务。 我尝游东海,...
...《延和殿奏新赋(成德之老来奏新乐)》苏轼 皇帝践阼之三载也,治道旁达,王功告成。 御延和之高拱,奏元祐之新声。 翕然便坐之前,初观击拊;允也德音之作,皆效和平。 自昔钟律不调,工师失职。 郑卫之声既盛,雅颂之音殆息。 时有作者,仅存遗则,...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故情欢喜开书后, 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閤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清风阁记》苏轼 文慧大师应符,居成都玉溪上,为阁曰清风,以书来求文为记。 五返而益勤,余不能已,戏为浮屠语以问之曰:符,而所谓身者,汝之所寄也。 而所谓阁者,汝之所以寄所寄也。 身与阁,汝不得有,而名乌乎施?名将无所施,而安用记乎?虽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