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斐然的王孟英医案_【中医宝典】

...□ 王昆文 四川自贡市 每读王孟英医案,总为其光彩照人的文笔所折服。他不仅是一位温病学的代表医家,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就其医案之文采言,在我所阅读过的各家医案中可谓无出其右者。难怪有人题诗赠《归砚录》弁言中说:“余自失怙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7.html

小儿捏脊治未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疾病的发展演变。小儿素体娇嫩,抗邪能力不足,冷热不知调节,易为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体表,致卫阳被郁而发热,加之小儿天生“阳常有余”,外感风邪则“易从阳化热”,导致高热难退。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按摩,既可利用其物理刺激作用而发汗解表,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9.html

外感恶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恶寒之一。由感受外邪所致恶寒。《张氏医通》卷三:“外感、内伤……皆有恶寒,非阳独虚也。”外感恶寒者,兼见脉浮紧,头痛拘急,身疼微恶寒,发热。参见恶寒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61.htm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统观两案及王××之言,则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不愈昭然哉﹗而当时之遇此证者,又或以为中风而以羌活、防风诸药发之,亦能助其血益上行,其弊与误用参者同也。盖此虽有因兼受外感而得者,然必其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而后激动病根而猝发,是以虽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50.html

病因病机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外邪诱动等有关。1.胃火上蒸:胃与牙周病关系密切,因齿虽属肾而生于牙床,上下床属阳明大肠与胃,若肠胃伤于膏梁厚味,则湿热上攻,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或齿不得安而摇动,甚或黑烂脱落;若外感风邪也可引起胃火上炎,而致牙龈红肿出血、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134.htm

川芎善治头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元素称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李东垣也认为“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临床之际头痛以川芎配伍其他药疗效显著。 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经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58.html

水液停聚_【中医宝典】

...水液停聚是指由于外感病因辨证/六淫,内伤七情,影响到肺、脾、肾对水液进行正常的输布排泄所引起的疾饮、水肿等病证。水液停聚主要表现为痰、饮、水、湿四种,湿的表现类似于病因辨证/六淫湿邪的辨证,所以在这里着重介绍水肿与痰饮。 1.水肿 水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67.html

《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咳嗽成痨预决不治 潘氏室女经闭成痨不治之 方灿侣翁腹痛蓄瘀脱血治愈并商善后法 农人某攻痞动血昏晕急 王以仁翁乃郎暑病热久伤阴 又翁自病肝郁外感 吴秀森翁干香港脚 洪临川兄幼女偏废 吴礼庭兄时感肿腮消后睾丸肿痛 庄炳南兄素禀火体病治...

http://qihuangzhishu.com/727/index.htm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妇人风邪颠狂方论_《妇人大全良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妇人颠狂病者,犹血气虚受风邪所为也。人禀阴阳之气而生,而风邪久并于阴则为颠,入并于阳则为狂。阴之与阳,有虚有实,随其虚时,为邪所并则发也。颠者,卒发意不乐,直视仆地,吐涎沫,口 目急,手足撩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狂者,少卧不饥,自高贤...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daquanliangfang/621-8-11.html

共找到114,0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