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5、王叔和脉经;6、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7、王焘外台秘要;8、掌禹锡等补注神农本草;9、苏颂图经本草宋代刻书,可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仿本三大系统,官刻本指是政府机关刻书。官刻本又有中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2.html

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络”误字。灵枢·热病:“索气于胃胳,得气也。”太素甲乙经脉经并作“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308.htm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难经对此有较详细论述,到晋代·王叔和编著脉经,对脉诊理论作了较完整整理。迄今脉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方法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是寸口脉法。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医经小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作者参阅上自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下迄刘河间、张洁古、朱震亨等诸家医论,集其精要,并以韵语等形式编纂成帙。全书分述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和运气。卷首列医学指南总诀,以刘氏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7.htm

医经小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作者参阅上自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下迄刘河间、张洁古、朱震亨等诸家医论,集其精要,并以韵语等形式编纂成帙。全书分述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和运气。卷首列医学指南总诀,以刘氏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99.htm

金匮要略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02.htm

金匮要略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94.htm

古脉学发掘研究之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问世,标志着古代脉学结束和后世脉学开始,脉经不但起着承先启后作用,它在更大程度上建立了一种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内容。 因此脉经以后脉学成了脉经天下。尽管脉经原书流传不甚广,但后来第二手著作和一般脉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6.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自己编选内容:如现行成无己本注解伤寒论中最后包括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之后八篇,即是王氏所增补,与其所编脉经相应篇章核对,可资佐证。由于王氏编次伤寒论,后代医家对其毁誉不一。誉之者认为张仲景之学得王叔和之功而能保存下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10.html

方有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523年-?)明代医学家。字中行(亦作仲行),歙县(今属安徽)人。因其家人包括妻儿共五人因病故去,发愤读书攻医,对伤寒尤其致力研究,颇有心得。认为仲景之伤寒论王叔和之编次而移动原文,已非原貌,复经成无己注疏时多所窜改,面目全非,...

http://qihuangzhishu.com/168/309.htm

共找到1,085,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