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引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辞源云:“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可见中医临证处方后每多涉及药引一事,药引者必主方疗效一致,同气相求,可增加临床疗效,故尤在泾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则不通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192.html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对经义有较多发挥。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现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3.htm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对经义有较多发挥。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现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8.htm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发挥,元·滑寿撰于至正元年(1341年)。该书问世不久,原本即失,其内容由薛铠、薛已收入薛氏医案才得以保存下来。现存十四发挥版本除薛氏医案本外,还有单行本,如:日享保十六年(1731年)刻本、日宝永六年(1709年)芳野屋权兵...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6.html

腑的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故,则大肠为之传导,而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是以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中西汇通医精义·上卷)。此外,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与否,同肺主行水、大肠主津的作用也有关系。肺主行水、通调水道,大肠主津、重新吸收剩余...

http://qihuangzhishu.com/44/34.htm

卷五_铜人针灸

...腹内虚胀、水食不消,恶寒、不能俛仰。针入三分。灸五壮。 肓门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傍各三寸。云“鸠尾相直”。主心下痛、大坚,妇人乳有余疾。灸三十壮。针入五分。 志室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三寸。正坐取之。是太阳脉气所发。针入五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6.html

十四_全后魏文

...忠事肆宥,又蒙特原,无宜进罪,馀如奏。(魏书·于栗�附传) ◇ 报田益宗令 卿诚著二朝,勋光南服,作藩万里,列土承家,前朝往恩,酬叙不浅。兼子弟荷荣,中表被泽,相□轻重,卿所知悉。先帝以卿劳旧,州小禄薄,故迁牧华壤,爰登显级。于时番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430.html

铜人针灸在线阅读

...铜人针灸,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00.html

曹翕曹氏灸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禁灸的原因等都作了明确的记载。 曹氏灸法所提倡的一个新特点是:施灸壮数要按疾病的种类轻重程度而定,不能限定一个固定的数量,多的壮数达五十至百壮以上,少的仅有几壮。或许是在曹氏灸的启发下,后世出现了葛洪、鲍姑、陈延之、僧深师等一批竭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7.html

铜人腧穴针灸图针灸铜人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是十分审慎的,堪称我国针灸史上继晋唐之后的又一次总结。 铜人腧穴针灸图编成以后,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于是,王惟一等人科学计算,精密设计,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成功地铸造了两具一般人身等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92.html

共找到593,0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